李平安被任命為院長,上級還調了幾個經驗豐富的西醫過來,讓一個叫沈志遠的人做了外科主任。
沈志遠的經歷和林巧稚有些相似,先是在協和醫學院讀的大學,然后到米國讀的碩士,回來以后也在協和醫院工作。
回國以后的經歷又和冉倩有些相同,前幾年一直不受重視,這兩年才被認可。
沈志遠的醫術是沒問題的,做手術也有一套,做外科主任綽綽有余。
李平安搬到了院長辦公室。
原來差不多淪為雜物間的外科主任辦公室被收拾出來給了沈志遠。
李平安留下來的辦公桌沒人占,成了外科同事們放飯盒的地方。
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平安也燒了三把火。
其一就是向上級打報告成立急診科。
國外的急診醫學已經有所發展,國內建立急診科、急診室的醫院卻是非常少。
朝戰的時候京城有些醫院包括六院都建立了專門為從戰場上下來的老兵進行搶救的場所,算是急診科的雛形。
隨著涌現到京城的農民越來越多,食物中毒、燒傷、機械傷、中毒性痢疾、中毒性肺炎、甚至是敗血癥等患者越來越多,到醫院的時候搶救不及時很容易出現問題。
確實有必要成立急診科、建立急診室了。
其二就是李平安要求成立眼科。
協和醫院、同仁堂醫院等大醫院都有眼科。
肌苷這種藥物被生產出來以后六院接診的眼科病人越來越多,是時候成立眼科了。
報告提交上去以后,上級很快就同意了。
一來這些本來就是六院能夠決定的事情,不需要再添加設備和額外的預算,其次就是老院長從中出力了,他在醫療部門有很多老戰友,為李平安說好話很容易。
這兩個科室主任都是從剛剛調進六院的醫生當中選的。
至此。
六院有內科、外科、婦產科、麻醉科、化驗科、眼科、中醫等多個科室,還有人工呼吸機、x光機器等多種在當時算是先進的設備,也算是個大醫院了。
第三把火就是加強和護校的合作,讓更多的醫生到護校當老師,教授學生們的理論和實踐,同時,護校又為六院培養源源不斷的護士,壯大六院的醫護力量。
那個時候建立急診室也很簡單,只需要能幫助有些患者進行洗胃,有輸氧設備就行。
洗胃的方法一般包括催吐洗胃術、胃管洗胃術兩種。
催吐洗胃術通常是通過嘔吐將人體排除胃內毒物排出的一種方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對于服毒物不久,且意識清醒的急性中毒患者,飲用大量洗胃液后引吐,不吐者可以使用壓舌板刺激舌根或咽喉壁引起嘔吐,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吐出的灌洗液澄清無味為止。
這是一種現場搶救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
胃管洗胃術是將含有一定成分的洗胃液灌入胃內,與胃內容物混合后再抽出,并且反復多次,以達到清除毒物或治療的一種操作。
將胃管從鼻腔或口腔插入,經食管到達胃內,先吸出毒物后注入洗胃液,并將胃內容物排出,從而達到消除毒物的目的。
洗胃常用洗胃液通常包括鞣酸、高錳酸鉀、牛奶與水、氧化鎂以及活性炭混懸液等。
這些洗胃液即便是在當時也能找到,很多已經在臨床上使用了。
六院急診科很快就開辦起來并接診了大量的患者。
事實上。
大多數昏迷被送到六院急診室的人都是因為饑餓產生的昏迷,輸一點兒葡萄糖溶液就能緩過來。
華北藥廠投產以后,國產葡萄糖也得到了滿足,各家醫院都有儲備,六院開設急診科以后更是儲存了不少,足夠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