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中高興之余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兒。
如果他兒子也回家多好啊!
他最希望聽到的還是工友、鄰居們夸獎自己兒子的聲音。
可惜。
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兒子劉光齊去上學之后就再也不回來了。
自己怎么了?
這個家怎么了?
難道就沒有一點兒讓他留戀的地方嗎?
劉海中再一次給兒子寫信,詢問劉光齊為什么不回家,可是出什么事兒了,如果兒子再不回來,他就要去學校找了。
二十多天以后劉海中收到了兒子的回信,說是他假期的時候早了一份兒工作,可以得到一點兒工資,開學的時候劉海中可以少寄或者不再給劉光齊寄錢。
郭嘉給的補助再加上自己假期打零工所得,基本上就夠花了。
劉海中很失望,心里一片冰涼。
他不為兒子長大、可以獨立了而高興,只覺得自己仿佛和大兒子距離越來越遠,仿佛再讓他當著自己的面叫一聲“爸”都是很艱難的事情。
婁曉娥也從香江那邊回來了。
十七歲的婁曉娥算是個大姑娘了。
兩年的預科讀完,她這次是過來和父母商量大學學什么專業的。
婁振華和譚氏都是斬釘截鐵的說讓女兒學習財會、金融專業。
婁家這么大的家業,將來總要有人繼承吧,就算是她弟弟婁曉鋼來繼承,做姐姐的總能幫著弟弟吧?
經過兩年的錘煉,婁曉娥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率性而為,想要學醫的小姑娘了。
她答應了父母的要求。
婁曉娥到過李家幾次,李平安夫妻兩個也到過婁家兩次。
婁曉娥還送給秦淮茹一匹特恩卡布料。
特恩卡是香江、鷹國那邊的叫法。
這種布料是滌綸和面紗混合紡織而成的。
在李平安所處的那個年代,這種布料六七十年代才開始傳入國內,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的確良”。
聚酯纖維,也就是俗稱的“滌綸”,是一種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通過化學縮聚制成的合成纖維,它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種。它的發明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是合成纖維中最主要的一種。
直到40年代的時候西方才能大批量化的制造性能優良的滌綸。
所以。
五十年代中后期的時候滌綸還是一種很稀罕的布料,在西方各國很是流行。
滌綸在小鬼子那邊叫特托綸,在鷹國叫做特恩卡,在蘇國則是叫烏拉珊。
一批布好幾十米。
秦淮茹雖然不知道這種洋布究竟什么價格,但她也知道可能很貴,她不敢要。
譚氏再三勸說,秦淮茹看了丈夫一眼,發現李平安沒有阻止的意思,她這才將布匹收了下來。
婁家人和李平安談論婁曉娥大學報專業的問題,李平安也贊成婁曉娥學習金融專業。
醫生哪里是那么好當的?
還不如學習金融、會計專業呢,將來也可以幫著打理婁家的產業。
李平安也贊成婁曉娥學習金融相關專業,婁曉娥徹底的打消了想要學習醫術的想法。
婁家人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意見。
滌綸這種材質的布料夏天穿著并不是很涼快,因為是纖維材質的,不吸汗也布透風,在李平安看來,唯一的優點兒就是耐穿了。
李家人都有絲綢衣服。
李平安和秦淮茹商量著將這匹布先放著,等到秋天的時候再拿它做衣服。
最近一段時間李懷德這家伙也不知道是發什么瘋,有事兒沒事兒就往扎鋼廠醫務室跑,要么是拿一些西瓜、要么就是拿一些當季的水果,比如蜜桃什么的。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李林、姜山甚至是安德烈都有些發蒙,不知道李懷德這家伙究竟有什么目的。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