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決定讓閻解方到學校試一下。
聽說是當校工,凈是做一些力氣活兒,閻解方還不愿意去。
閻埠貴兩眼一瞪說道:“不愿意過去是吧,行啊,要不我去和你二大爺說一說,你跟著他一起到扎鋼廠出力怎么樣,那里的工作能比當校工好嗎?”
易中海和李林都在扎鋼廠工作。
易中海現在臭大街了,就算是閻埠貴去求他,他將兒子弄進扎鋼廠的可能性也不大,就算是易中海真的將二兒子弄到扎鋼廠鉗工車間,名聲也不怎么好。
至于李林。
李林在扎鋼廠醫務室工作,那里可不要什么勤雜工,即便是有活兒也是讓廠辦的那些人做。
想讓兒子進扎鋼廠的話就只能去求劉海中了。
閻解方縮了縮脖子。
劉海中做的可是重體力活兒,只看他的口糧指標是多少就知道了。
跟著劉海中到扎鋼廠工作?
還不如去小學當校工呢!
父親是本校老師,學校領導多少還是要給點面子的,閻解方被錄取了,他成了一名校工。
閻解成聽說弟弟去當校工了,暗暗咋舌。
要不是他運氣好早就找到了工作,說不定在小學當校工的人就要是他了。
一大媽和托里跑了。
易中海的經濟來源少了一大項。
托里每個月給他的五十塊錢沒了。
人家也不給他糧票了。
甚至。
一大媽的口糧指標也沒了。
先前的時候易中海手里的糧票多還沒什么,久而久之,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更何況。
易中海還經常讓賈家人用自己家的糧本。
現在。
他覺得是時候拒絕賈家了。
還沒有到上班時間呢,易中海就和賈東旭說了他不想再讓賈家使用糧本的事情。
聾老太太也跟著賈家過,她的糧食指標也算是給了賈家。
大家都少吃一點兒,節省一點兒,賈家的糧食指標或許是夠用的。
易中海這么說。
賈東旭心里“咯噔”一下,他早就想到易中海和袁家關系近了就會疏遠他們賈家,沒有想到這一天來的這么快,這么突然。
“師傅!”賈東旭眼淚差點兒留下來,說道:“您不能見死不救啊,現在我妻子還懷著孩子呢,您這個時候不讓我們家用糧本,我們怎么過啊!”
“東旭,我也沒辦法啊!”易中海說道:“你一大媽,她不在了,派出所、街道都核實過了,糧食指標也取消了,我手里的糧票也用的差不多了,要是再讓你用糧本,我就吃不上飯了,別怪我,師傅也是沒辦法!”
賈東旭沉默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他們要是像李平安那樣早早的將劉悅的戶口遷到城里來就好了,哪里還會像現在一樣,處處捉襟見肘,需要自己到處去求人。
往后自己該怎么辦?
難道還像以前那樣去黑市找人買糧食?
貴就不說了,每次過去都要提心吊膽的!
工作的時候賈東旭也是心不在焉的,差點兒沒有釀成事故,小組組長眼看這樣不行,打發賈東旭暫時到倉庫搬運鋼材了。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賈東旭回家以后開始和妻子、母親商量這件事情。
“要不我去求求派出所的民警吧!”劉悅開口說道:“我可是大著肚子呢,只要我軟語相求,說不定人家能幫著我將戶口遷移過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