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北有韓老三南有馬老二
帝影125,魔影595。
前者指的是位于帝都新街口大街125號的帝影集團總部,后者則是坐落于魔都漕溪路595號的魔影集團總部。
與另一個時空類似,華國影視產業同樣經歷了制片廠體制的市場化改革。
改制后,以帝影廠與魔影廠為中心,將帝都、魔都內其他專業制片廠、影視園區、電影院線和本地影院一體打包納入,成立了帝影與魔影兩大影視集團。
憑借帝都、魔都兩個大城市在華國斷層領先的文化體量,帝影與魔影順理成章地穩坐華國影視行業頭兩把交椅。
這個時空的華國娛樂圈,魔都既有分量也有體量,與前個時空的孱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究其原因,大抵要上溯至1980年代。
魔影廠的中流砥柱、大導演謝靖堅韌無比,在海派文化圈的支持下屹立不倒,沒有被帝圈的磚家叫獸們逗倒劈臭。
他老人家沒被扔到幕后辦學校,而是矗在前面言傳身教、遮風擋雨。
拜其所賜,魔影廠的發展雖有波折但沒有斷檔,磕磕絆絆地渡過了1990年代的改制危機,熬到了新千年魔影集團成立。
蝴蝶效應之下,華國一系列電影市場化改革,也有了魔都的一席話語。
旱澇保收的電影進口審批權,不再被帝影集團壟斷,而是以南北4:6的比例兩家分潤。
進口電影的檔期安排,也不由帝影一家說了算,而是由一個南北各出3名委員、電影局出1名主任共7人組成的委員會合議。
華國排名前五的院線公司,帝影控股三條,魔影控股兩條,同樣是勢均力敵。
產業頭部由獨家壟斷轉為雙頭競爭,讓這個時空的華國影視圈,存在一南一北兩個話事人。
北有韓老三,南有馬老二。
今天陳一鳴要拜見的,就是馬云騰的老子,魔影的當值話事人,馬仲明。
仲通二,馬老二。
……
上午9點,陳一鳴站在樹蔭下,隔著寬闊的漕溪路,遠眺對面的595號魔影園區。
園區占地面積頗大,高高低低矗立著十幾棟高層建筑,面對著正門錯落有致地排成一個凹字。
建筑風格十分統一,每棟樓都是四四方方棱角分明,外層玻璃幕墻則是統一的銀灰二色拼接馬賽克,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15分鐘過后,馬大壯駕車姍姍來遲。
陳一鳴坐上車,橘紅色的馬自達mx18,載著二人穿過寬敞的園區大門,停在正中間最高的那棟大廈門前。
乘著專用電梯直上30樓,陳一鳴跟著馬云騰走進最靠東的辦公室。
他招呼陳一鳴坐辦公桌前的位子,自己則一屁股坐在西側的長條沙發上。
“爸,一鳴來了,你有啥要問的盡管問吧。”
陳一鳴跟著打招呼,“馬叔叔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