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戰前青山戰后禿瓢
翻一天,隔一年。
一大早別人還在享受假期懶覺的時候,苦逼的陳一鳴已經在出租車上,他得搭最早一班飛機趕往穗城。
孫副主任已經提前幫他約好,去城郊的干休所拜訪“天馬山八勇士”中唯一尚在人世的老英雄,也是最接近《1951》第一主角的原型,原東野2軍5師14團士兵李玉成。
陳一鳴在穗城隨便找地方吃了頓“中午茶”,在下午1點半準時來到干休所,一個建在半山腰上的大型療養院。
提交了魔影廠開具的介紹信,陳一鳴被穿著軍裝的小姐姐領著一路往里走,在一座單層小別墅跟前停了下來。
穿過別墅的院門,右手邊就是一個小菜園,陳一鳴一眼就看到,一個戴著大草帽的老頭兒正蹲在一片小蔥前刨地。
向導小姐姐扔下陳一鳴,走到老人跟前比劃了兩下,又朝著門口的陳一鳴一指。
老人緩緩起身,轉頭看過來。
草帽下是一張溝壑縱橫的臉,皺紋又多又密又深,甚至沒辦法估計年輕時的模樣。
身高目測將將一米七,干瘦干瘦的身材,仿佛一陣風就能吹跑。
他穿著不戴軍銜的老式綠色軍服,腳上是一雙沾滿泥土的解放鞋,手上一副白色線手套,完全是鄉下老農下地干活的打扮。
軍裝小姐姐朝陳一鳴招了招手,后者快步走過去。
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怎么打招呼,他干脆就立正了喊“李班長你好。”
他事先考慮過老年人多少有些耳背,因此音量相當大,可是老人依舊沒什么反應。
小姐姐解釋道,“李政委左耳失聰,右耳也只有微弱的聽力,與人交流需要通過助聽器,你等著我去拿。”
陳一鳴不想傻站著,索性跟上去繼續了解情況。
“是因為半島戰爭受的傷嗎?”
“有一半關系,聽說李政委當年從半島回國時只是聽力受損,經過治療已經有所好轉,不過邊境戰爭又受過一次傷,兩次疊加就比較嚴重。”
“除了聽力,李政委還有哪里有傷未愈嗎?一會兒我與他交流,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別的就是一些老年常見病,只要時間不太長就影響不大,會客時間到了我會來通知你。”
兩人回到菜園,老人依舊在刨地。
小姐姐幫李玉成把助聽器掛上,又介紹了一下陳一鳴的來意。
李玉成還是沒說話,他上下打量了陳一鳴一番,咳嗽一聲徑直往別墅里走。
小姐姐擺手示意陳一鳴跟上,然后朝他比劃了一個打電話的姿勢,就自顧自地離開。
陳一鳴跟著李玉成走進大廳,轉進西側的走廊,在盡頭進了一個大房間。
里頭擺設很簡單,兩排書架,一桌一椅,桌子上放了一摞書、一個筆筒和一疊紙,再無他物。
李玉成走到書架前,指著最下層的疊放著的幾本書說道,“天馬山,我的報告都在這兒。”
說完他也不管陳一鳴,自行走到桌前坐下,拿過一支筆開始在紙上寫寫畫畫。
陳一鳴顧不上詫異李玉成的冷淡態度,他拿起最上面的那本書,發現是軍方在1963年編纂的《半島戰爭防御戰例匯編》,書本已經很破舊了,翻得都起了毛邊。
很珍貴的一版一印,極具收藏價值,可惜對陳一鳴沒用,他早看過了。
下面幾本有《東野5師師史》、《40集團軍軍史》、《反秋季攻勢作戰經驗總結》等等,陳一鳴全都看過。
他抬起頭大略掃了兩個書架一遍,架上的書并不多,軍事類的就更少,跟半島戰爭有關的一本也沒有。
陳一鳴只好走到書桌那里,提高了音量說道,“李老,書架上的幾本書我都讀過,包括您的巡回演講稿,我也仔細看過。
今天我過來,是想聽您親口說說那幾天里發生的事情,主要是書里沒有的戰斗細節,特別是最后一天。”
陳一鳴說完話就呆站在原地,他覺得這不是一個便于交流的氛圍,可是對著一個怪脾氣的老頭兒,偏偏又無計可施。
李玉成抬起頭目光涼颼颼地看了他一眼,就低下頭繼續劃拉,口齒含糊地問道。
“干啥要打聽那些?”
陳一鳴心里暗暗叫苦,孫叔伱到底溝通了啥啊,不會是跟療養院打個電話就算是完成任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