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穿幫重災區,再小心也不為過。
越靠近3月份,天就越長,常葉林間,開始拱出低矮的綠苗。
這也意味著,開機的日子,逐漸臨近了。
3月1日,星期一,一個晴朗好天氣。
駐地的一角,近百人站滿了一個籃球場。
化妝、錄音、特效等幕后駐組成員已于昨天抵達駐地,魔影發行部派來的紀錄片團隊架好了一定一動兩臺攝影機。
《1951》的開機儀式,就這樣低調地開始了。
陳一鳴站在籃球架下面還沒開口,段一寧、馬云騰兩個混不吝就帶頭起哄鼓掌,劉東君等一幫學生立刻跟上,掌聲迅速蔓延并統一,形成一個固定的節奏。
陳一鳴大囧,自己都能感覺到脖子根兒的潮意一個勁兒地往上涌,一直涌到天靈蓋。
他雙手合什作揖不止,好不容易才挨到掌聲逐漸停下。
“謝謝,謝謝大家給我一個人的掌聲!”
一陣哄笑過后,氣氛回到稍微正常一點的軌道。
“開個玩笑,無論如何,掌聲一定是先給到大家,最后再給到我。
毫不夸張地說,現場匯聚了咱們華國電影行業最優秀的一批精英,集合了八一廠、魔影廠、長安廠三個老牌大廠的頂尖人才。
還有來自堅果的保羅和他的助手,同樣是好萊塢的a級大牌。
這樣一支幕后團隊,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夢幻組合。
因此,在正式開機之前,我必須要向現場的各位說一聲,謝謝!
有機會與你們合作,小子陳一鳴榮幸之至。”
<divclass="contentadv">說完,他彎腰九十度,面朝人群左中右各鞠了一個躬。
又是一輪掌聲過后,他開始進入正題。
“按照傳統流程,一部電影的開機儀式上,做導演的總要感慨一聲不容易。
是啊,這年頭,拍電影就沒有容易的。拉投資難,攢組難,籌備難,置景難。
不過咱們這部戲,有一說一,我真不好意思說難。
我掰手指給大家算哈。
去年12月中旬立項,12月底建組,元旦過后選角完畢開始置景,1月中旬拿到拍攝許可證,春節前劇本過審定稿,3月1日外景搞定正式開機。
從立項算起不過2個半月,中間還夾著一個元旦一個春節,咱們居然辦了這么多事。
什么是華國速度?這就是華國速度!
憑什么我們能做到?
因為我們有總政文藝中心的鼎力支持,來呱唧一下,感謝孫副主任。
因為我們有魔影集團做后盾,就旁邊那位,馬仲明馬董。
還有工兵團范團長、曹政委、駐地主官徐少校,劇組的保障支柱。
至于其他領導,因為今天沒有來現場,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跟大家說這些,只有一個意思,拍電影之外的方方面面,各位領導都想在咱們前頭,幫咱們一一解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