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冷槍冷炮
毛豆的角色強得都沒能過夜,這個設定很快就被陳一鳴推翻。
原因很簡單,為了節奏平衡。
第一版分鏡稿里,遇到偵查兵的情節在“智過封鎖區”之后,上一段緊張度爆表,這一段的節奏就得稍微舒緩一下。
而參謀上一幕還是一個智珠在握的主導者,下一幕就被制住成了被支配者,太挑戰觀眾心理。
突然亂入的偵查兵強得過于突兀,再怎么設計犧牲的橋段,都脫不開劇情殺的初印象。
于是第二版分鏡稿,陳一鳴大幅弱化了這個角色的實力,人設改為470高地的一名普通戰士。
這也是他邀請毛豆來飾演這個角色的初衷。
還沒等陳一鳴根據毛豆的個人特質豐富人物細節,實地堪景之后劇情再次大幅變更。
背景設定里多了一支夜渡失敗的增援分隊,毛豆的角色設定相應地也就變成了被打散的援兵。
后續劇情也不得不跟著修改,因為不管是偵查員還是470守軍,都熟悉周邊地形,這是這個角色最主要的工具人屬性。
而增援的普通戰士是沒理由知曉周邊地形的,于是角色動機就從“護送者”變成了“同行者”。
這個改動的結果,就是顯著增加了角色的多面性,增大了毛豆的表演難度。
瘦小枯干,一張笑臉,先天不足要如何體現強者氣質?
素不相識,萍水相逢,憑什么為了傳令組主動犧牲?
這段戲陳一鳴聽得心不在焉,因為他完全不擔心毛豆的臺詞功底。
他擔心的是毛豆的表演邏輯和行動說服力,可那要實拍或是實景排練才看得出來,讀劇本是表現不出來的。
他只能等。
……
接下來,三個人繞著圈與騎1師巡邏隊捉迷藏,基本上就沒有臺詞了。
祥瑞用旁白全程代勞,很快將劇情推進到毛豆與二人分開,反向引走已經發現蹤跡逐漸接近的敵軍。
這個段落在第一版的文字劇本里,算得上濃墨重彩。
陳一鳴創作的時候全程代入,就差沒把毛豆憨憨的小圓臉兒打印出來,直接掛在電腦屏幕上。
他絞盡腦汁設計臺詞,既不能過于煽情,也不能太過隨意。
情感上散兵與二人組要保持初識的陌生感,邏輯上又要把散兵主動犧牲的動機清晰地傳達給觀眾。
之所以花這么多力氣雕琢這個段落,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用極致的反差,凸顯這個一眼樂觀派的普通戰士,在關鍵時刻爆發出來的犧牲精神和非凡勇氣。
然而,隨著他本人在初具雛形的外景地一遍遍地丈量行走,他越來越覺得,自己設計的那些貌似平淡實則激昂的對話,用在這個場合是那樣的蒼白無力。
此后,每走上一次,臺詞就少幾句,再走一次,又少幾句。
到劇本定稿,整個段落的臺詞已經被他完全刪光,變成了純粹的動作和眼神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