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夢境初心
開幕式與往年一樣,在可以容納2000人的盧米埃爾放映廳舉行。
陳一鳴他們進去的時候,放映廳里已經基本坐滿了,中央的大屏幕上同步直播著《1951》劇組的動向,老實說從另一個視角看自己的實況直播,還挺好玩的。
參加開幕式的大部分都是電影圈的專業嘉賓,只有少部分普通觀眾,不過大家都很遵守戛納一直以來的禮儀,起立鼓掌給開幕電影的主創送上自己的敬意。
陳一鳴打頭,一行五人一邊朝著四處揮手,一邊頂著噼里啪啦的閃光燈往第一排走。
《1951》劇組的座位,被安排在第一排中間左側。
坐下沒多久,大熒幕上給出了紅毯上的最新實況,本屆評審團的9位評委,在主席托尼-塔倫蒂諾的帶領下,在臺階上站成一排,向場外觀眾致意。
山呼海嘯的吶喊和掌聲,透過熒幕依舊令人目眩神迷。
陳一鳴不由得心生感慨,這就是聚光燈下頂級的名利場啊,難怪那么多人孜孜以求、不顧一切地追逐。
隨著評審團在托尼的帶領下步入放映廳,陳一鳴也加入到起立鼓掌的行列中。
托尼一行人堪稱朋友遍天下,一邊走一邊不斷與兩側的嘉賓談笑寒暄,因此場內的掌聲持續了足有三分鐘。
好不容易等到評審團落座,陳一鳴屁股剛挨椅子,隨著一個滿頭白發的白人老頭走上舞臺,掌聲再起。
陳一鳴只好再一次起立鼓掌,一鼓又是一分多鐘。
聽保羅解釋,才知道這老頭是戛納電影節的藝術總監,蒂埃里-亨利。
說起來陳一鳴正經要好好感謝這位老亨利,《1951》能成為開幕影片,全靠他一言而決。
陳一鳴之前把這個好記在了托尼頭上,屬實是拜菩薩找錯了廟門。
亨利的演講似乎很精彩,因為幾次被現場的掌聲和笑聲打斷,可惜陳一鳴他們完全聽不懂。
隨后托尼率領其他8位評委上臺,逐個自我介紹之后,托尼接過話筒開始吟唱。
明明說的是不列顛話,口音強調卻極其怪異,陳一鳴的大學六級水平完全hold不住,結果還是一句話也聽不明白。
接近9點,評審團9人下臺落座,頭頂的燈光熄滅,終于到了放映環節。
陳一鳴安下心來,總算可以補一覺了。
讓一個導演反復看他自己拍的電影,好比讓一個作家反復讀他自己寫的小說,絕對是一種酷刑。
從電影精剪開始,每次重看,陳一鳴都能找出不滿意的新問題,令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一種悔恨交織的負面情緒中。
就好像吵架吵完了,才在腦海里找到更犀利的反擊臺詞,偏偏又沒有機會施展,那感覺別提多憋悶了。
所以《1951》的幾次試映,陳一鳴都拿來補眠了,貫穿全片或大或小的炮擊聲完全不會影響到他,他早習慣了。
可惜這一套應對在戛納沒用了,放映廳黑下來之后,陳一鳴剛把兩臂揣起腦袋低下,就被一陣熱烈的掌聲驚起。
他條件反射地一抬頭,大熒幕上不過是戛納電影節的logo而已,這有什么可鼓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