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導演獎,與陳一鳴競爭的依舊是之前那幾部電影的導演,此外還加了一個《替補演員》的導演達倫-瓦洛夫斯基。
要說《1951》優勢最大的,還是最佳攝影獎。
陳一鳴笑著擺手,“沒有沒有,就是歇著,旅旅游宅宅家。”
到了1月中旬,雖然奧斯卡的四大風向標和四大前哨獎都還沒有頒出,奧斯卡提名也還沒正式公布,但是陳一鳴已經對《1951》的收獲心中有數了。
對于主持人的冷笑話,他的反應永遠慢半拍,已經有媒體注意到這個現象,開始拿他玩梗了。
剛開始陳一鳴還是有些新鮮勁兒的,懷著好奇的心情先后參加了圣迭戈影評人協會、南加州大學編劇協會、舊金山灣區影評人協會等幾個同在加州的頒獎禮。
這個獎項就沒有最佳影片那么眾望所歸了,基本上是多方混戰你方唱罷我登場,陳一鳴這個小年輕都上臺兩次。
金球獎的發起者同時也是評審團,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顧名思義,就是在堅果以報道好萊塢為主業的外國記者組成的協會。
保羅和桑平的組合,橫掃了攝影工會獎和絕大部分影評人協會獎,突出一個眾望所歸。
作為由記者評選出來的獎項,金球獎在專業性上先天弱勢。不過可能是源于記者擅長炒作的基因,金球獎在聲量上完全不遜色正菜奧斯卡,對工會獎等專業獎項呈碾壓之勢,年年把它們當兒子打。
于是這個頒獎禮賣得比奧斯卡更廣更貴的金球獎,如今儼然成了每年頒獎季的二大王。
有翻拍好萊塢經典西部老片的《西行緝兇》,有講女同家庭與捐經父親情感糾葛的《都很好》,有17歲少女為了弟妹不被收養而尋找離家毒販父親的《寒冰刺骨》。
這就是他的全部記憶,最后一項尤其令他難以忍受。
真正的領導者、叛徒一號羅斯格林改為一個阿三裔的程序員,叛徒二號喬是中年白男精英,中間派格雷羅由拉丁裔改為非裔黑人,老好人馬特則改為華裔。
今年的頒獎禮,央視六套同樣購買了轉播權,陳一鳴在上紅毯之前,不出意外地遇到了老熟人藍羽小姐姐。
走不完的紅毯,拍不完的照片,簽不完的名字,吃不飽的冷盤。
蟄伏六年才養大的親兒子,卻是如此結局,陳大導肯定心里不忿,說幾句過頭的話也可以理解。
除了黑人是為了正治正確,其他三人都是典型的堅果硅谷人形象。
祥瑞聽取了陳一鳴的建議,對實驗室的4人組予以標簽化。
歷史、傳記、二戰,一看buff就知道,這是一部給奧斯卡量身定做的沖獎電影。
“陳導你好,又見面了,感覺你在《1951》下映之后消聲匿跡了很久啊,能透露一下是在籌備什么新項目嗎?”
藍羽難得抓住陳一鳴,顧不上地點不合適連珠炮一般地發問。
陳一鳴聯系了林蕭,讓他問問雷大頭,如果3月之前有檔期,就盡快過來試個鏡走個流程。
拿最佳影片來說,雖然提名數量不一,有三有五有七,但是真正具有競爭力輪番坐莊的,只有3部影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