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還沒等官博君回復,某某某的擁躉和對家已經開始甜蜜對線了。
內容很簡單,同意,會按時出席。
郁南今年35歲,帝都電影學院科班出身,5個候選人里年齡最大,資歷最深。
他跟林蕭兩個人出則同行入則同室,都快成連體嬰了。
9點整,頭頂雙環髻,穿著一襲五破深淺綠間色襦裙,披著巾帔,踩著月白色繡鞋,郁南款款走進了影棚。
“你還當現在是十幾年前嗎?咱們多繳稅,苦一苦,只要你還在,日子總能過下去。你要是不在了,(抽泣)家就不成個家了。”
襦,指的是女性秋冬穿著的長袖短上衣,是隋唐時期的女性常服。
于是兩人互動的節奏就是,你一張我一張地畫速寫,畫完了開始吵架,好不容易吵出一個結果,對照著文物畫片的樣子一看,跟史實又有了很大的出入。
知道試鏡角色的特點,知道自身條件的局限,并且未雨綢繆地進行了最好的應對,是個會做功課的演員。
金盾更光棍兒,試鏡都不來了,說是完全信任陳導的選擇。
崔放則是八一廠的資深攝影師,今年47歲,桑平拿完奧斯卡心愿已足,謝絕了陳一鳴的邀請,隨后推薦了這位首席大弟子。
制片人里的莫秋林隸屬魔影投資部,盛鑫則是華納中國總監布萊文-拉特納的副手。
閨房外還有一張桌子,上面擺著扇子、燈籠、燭臺、把鏡等生活用品。
吵了一個多禮拜,一直到第三次試鏡之前,兩人還沒能把木蘭的閨房吵出個樣子來。
她是陳一鳴點名邀請過來試鏡的,因為陳一鳴看過幾部她出演的軍旅電視劇,是少有的穿上軍裝會演戲的女演員。
要知道郁南可是主攻文藝片的,陳一鳴很了解其“偉岸”之處,現在的坡度絕對不是她的自然狀態。
當時正在敲字反駁侯佩娟的大壯笑出了豬叫,把草稿直接拖入了垃圾箱,友軍太給力,這臉打得比他本人可要狠得多了。
比起《1951》,《木蘭》的試鏡要正式很多,評委就有七八位,包括陳一鳴、藝術指導林蕭,攝影指導齊郁和崔放,燈光指導王禮滎,制片人侯佩娟、莫秋林、盛鑫。
而當這個故事又是一個寫實風格的歷史故事時,這種不確定性更是被成倍放大。
陳一鳴對站在中間的郁南說道,“郁老師你好,我是陳一鳴,十分歡迎伱來參加《木蘭》的試鏡。
今天的試鏡將按照實拍的要求進行,請郁老師注意畫外音、機位與燈光。
5個人選只比萌新好上那么一點點,人氣和商業價值完全扛不住票房,履歷和背景也不足以證明其專業能力。
上午的試鏡就是這場閨房戲,需要你借助這個場景,展現木蘭做出替父從軍這一決定的全過程。
隨后令侯女士破防的一幕華麗上演,魔影、華納中國根本沒搭她的話茬兒,也沒回復她的郵件,而是直接回復了大壯發出的原郵件,還沒忘了抄送給她。
只不過她一直都在文藝片那個圈子廝混,合作的導演都是安權、蔣帥那一掛的,商業電影的經驗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