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鳴在陜師大一直停留到7月底,與林蕭的美術團隊一起完成了超過800張圖紙,進一步細化了分鏡稿,并據此對劇本和制片表進行了最終拆分。
《木蘭》這部電影,林林總總將近150場戲,鏡頭數更是直接破千。
<divclass="contentadv">這絕對是陳一鳴穿越以來經手最大最復雜的項目,粗略計算單個場景所需群演上限要超過兩千,整部電影要調動的群演數量還要再翻一倍。
盤到最后,陳一鳴都有些肝兒顫了,攤子鋪得實在太大,他自己內心都忍不住犯嘀咕。
懷著糾結復雜的心情,陳一鳴與林蕭設宴感謝了陜師大的唐史專家們,帶著兩箱子的資料飛回魔都。
過去一個半月,作為制片部門一把手的馬云騰也沒閑著,他跟魔影投資部的莫經理先后造訪了十余個城市,給陳一鳴設計的那套“影視城融資租賃方案”尋找合作伙伴。
單純計算《木蘭》拍攝所需的長安城場景,加上地皮、拆遷、三通一平、建材、設計、施工、復古式裝修,全套下來已經是個成本上億的地產項目。
更別說因為堪稱苛刻的工期要求,預算至少又要上浮三成。
不得不說陳一鳴國際雙金得主、十億俱樂部導演的名頭還是很唬人的,大壯接洽的城市,商討合作的態度都很有誠意。
這其中包括襄城、博陽、宜陽等歷史文化名城,它們本身就擁有不菲的底蘊,只差一個契機打開知名度。
也包括因為靠近帝都、魔都、穗城等影視聚集地,正在打造“影視城經濟”的蘇城、涿城等城市,引入唐城,可以與已有影視基地形成聯動,產生規模效應。
兩個類別里,襄城和蘇城合作意愿最強,行動最積極。
其中襄城更是直接騰挪出一個縣級開發區,拆遷和三通一平早已完成,簽了合同、拆掉預制廠房,就可以直接進駐開工。
可能是因為襄城過于積極,馬云騰實地看過現場之后,反倒不敢貿然答應了,這速度實在太不科學,就算是特事特辦也沒有這么快的,神速都不足以形容了。
而且雙方接觸到簽約這一步,陳一鳴這個大導演也該露個面,人家圖的終究還是電影上映之后給當地帶去的熱度,陳一鳴才是合作的關鍵。
在鉑爵辦公室里聽大壯介紹完情況,陳一鳴只是猶豫片刻,就當機立斷地決定,就襄城了。
拍電影最緊要的因素就是時間,同一個項目,1年上映與3年上映,票房可能相差不多,但制作方的命運卻是天差地別。
對于陳一鳴來說,他只在意唐城的使用權,后續的成本回收都是順帶的,多點少點其實無關緊要。
因此大壯所顧慮的那些地方上的貓膩和糾纏,陳一鳴認為都是細枝末節,只要不妨礙他在明年年中之前把片子拍完就行。
不過陳一鳴建議,這事兒得拉上魔影、金盾、華納還有星煌一起上,投資人不就用來分擔風險的嗎?
到時候甲方里有魔都巨頭、帝都軍方、好萊塢大鱷以及港城富商,基本上把中資外資的buff疊滿,如果襄城地頭蛇們還要耍滑頭,那影響可就不只是惡劣那么簡單了。
涉及到地皮的合作,就沒有特別利索的,陳一鳴讓大壯不用著急,該走的流程就一個不漏地走完,能趕在國慶之前開工都不算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