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陳一鳴更加重視前者,無論是劇本還是分鏡稿,都安排了不少借對話交待前情的段落。
<divclass="contentadv">現在幾輪刪減過后,陳一鳴更加看重后者,信息傳遞則交給鏡頭語言和蒙太奇剪輯。
這樣一來,兩個演員的形象與表演就十分重要了,他們的第一次見面,必須要濃墨重彩重點刻畫。在觀眾內心豎立起角色的基礎人設,特別是木蘭的人設。
從初印象的角度出發,后兩套妝造,即小公子與農家兒的形象,顯然是不夠鮮明突出的,質感上不如毛衛平力推的淘氣大姐大。
而小武的形象,大紅色太艷,淡黃色太木,天藍色對比度最大。
也就是說,試來試去,還是第一版最好。
等到第三天晚上,魔影廠完成了樣片的調色處理,第一時間發送過來。
陳一鳴把主創團隊召集到會議室,打開監視器開始一套一套地過。
兩個小演員的段落連接起來,連貫觀看之后,整體效果更加明顯。
幾經比對,再聯系一下后續木蘭與大武的人設,陳一鳴拍板定下來1+1的妝造方案。
這套方案不僅直接決定兩個小演員的服裝和妝造,還關聯到在外景內的一系列經過驗證的拍攝技法。
鏡頭,濾鏡,燈光,各種參數極其組合都已經調用得十分純熟。
這也就意味著,實拍階段快出不止一籌的進度。
10月16日,風力六級,劇組休息一天。
第二天天氣再度恢復風和日麗,天不亮大隊人馬就陸續開拔,而路平的置景組和王禮滎的燈光組更是凌晨已經提前出發。
小美領導的制片組已經磨合得相當給力,劇組的管理工作陳一鳴已經完全不必操心。
每個執行制片對應一個幕后部門,小美則直接對接陳一鳴,出發前對一遍當天制片表,收工后再對一遍執行進度,專人專責一目了然。
陳一鳴的提醒收到了成效,年初大壯就開始著手組建一支專業的制片團隊。
成團之后,大壯通過魔影廠的關系,在車墩接手了一部民國電視劇的制作,打磨了隊伍,積累了經驗。
眼下,小美又把這支團隊原封不動地拉到了皇城鎮。
要知道,此前這個團隊服務的,可是不算群演將近200人的大劇組,制作時更是分成a、b組齊頭并進。
而現在《木蘭》的制作還沒有真正展開,開拍的只是兩場小場面的毛毛雨,制片團隊其實是超規格服務的狀態,把劇組照顧得無微不至也就不奇怪了。
陳一鳴這回是把大導演的派頭端足了,整個片場喧囂嘈雜如菜市場,但卻完全不必理會,只管癱在導演椅上閉眼靜待。
正在他神游天外的時候,突然感覺有人懟他的肩膀,睜眼扭頭一看,是郁南。
他拉過一個椅子示意郁南坐下,“呦,怎么過來了,這會兒你不是該在馬場嗎?”
郁南一屁股坐下,舒坦地呼出一口氣,“昨天跟武師傅套招拉筋,整整折騰一天,總感覺胯骨軸子都移位了。”
陳一鳴呵呵一笑,“武師傅怎么說,你大概還有多久出師?”
郁南一聽這話就苦了臉,“出師?快拉倒吧,武師傅說我根本沒希望做打女,俠女夢可以直接洗洗睡了。至于木蘭的武戲,怕是還得再練上個把月。”
陳一鳴點了點頭,“恩,這個進度不慢。
練利索點,實拍的時候可以少受點苦。
我可有言在先,馬要真騎,架要真打,你的特寫又多,要有掉下馬的心理準備哦。”
郁南滿不在乎地擺擺手,“這算什么,好歹這部電影沒有什么爆炸戲,當初在橫城拍抗日神劇才叫真糟心,那可是炸藥綁我身上真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