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皇城鎮當地的居民,不管是放牧的還是務工的,都會騎馬。
<divclass="contentadv">原本陳一鳴是打算繼續通過總政聯系部隊戰士做群演,但是一打聽才知道,西部軍區的騎兵部隊已經裁撤到近乎于無,剩下的零星單位也基本在邊防部門,不可能拉過來拍戲。
最后陳一鳴還是談了一個團2000人的群演,用于拍攝片尾大決戰里的步戰戲。
至于馬戰戲,索性直接找本地牧民,一天五十到一百大洋的外塊,在山丹軍馬場湊上幾百號會騎馬的群演并不算困難。
木蘭爹這場戲發生在草原上,本來應該與其他草原作戰的戲份一起拍。
不過因為小木蘭的戲份只能上午拍,下午就空了出來,加上這場戲同樣需要封煙模擬霧氣,于是小美就把這兩場戲排在了一起。
陳一鳴向吳軍介紹了崔放,然后說道,“吳老師,來見一見你的部下吧,熟悉一下也方便接下來的拍攝。”
吳軍欣然同意,兩人并肩來到群演身前,沒等陳一鳴說話,群演已經騷動起來。
“喬大俠!”、“吳軍!”、“吳大俠!”
吳軍上前一步,雙手抱拳放開聲量,“大家好,我是吳軍,一起拍戲都是緣分,希望咱們接下來的合作順順利利。”
這個態度顯然很對群演們的脾氣,“么馬達”、“吳大俠放心”之類的回應此起彼伏,現場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
陳一鳴打消了上前說話的主意,退回去拉著崔放說道,“之前給群演的分組,聽聽吳老師的意見,特別是那幾個吳老師身邊的大特。”
吩咐完崔放,陳一鳴轉而問路平,“營地里的走位圖出來了嗎?有沒有實地核對過?”
路平回答,“早就搞定了,今晚如果可以趕個工,明天就可以實拍。”
陳一鳴道,“你的人手還是先緊著胡楊林那邊,這邊至少要排練三天,把各個環節都走熟,再考慮實拍。
到時候又是血又是火的,場景復原太折騰,能做到一次搞定再好不過。”
崔放帶領充當背景板的群演熟悉場地,路平領著陳一鳴、吳軍從營地外圍開始,講解具體的走位,王威則舉著微型攝影機跟在后面做記錄。
“吳老師,剛開始你們是牽著馬的,就是評書里說的人銜枚馬裹蹄。
實拍時是大霧天,能見度大概是五米左右,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是營地東北方50米。”
吳軍一邊觀察一邊點頭。
他看的劇本上只有簡單的場景描述,演員動作也只用一兩個形容詞做提示,現在結合實景,他才能開始進行完整的鏡頭構建。
路平指著走位圖說道,“陳導設計的是一場特種作戰,營地外圍一共有三層防御設施,第一層是拒馬,前后三排交錯布置,其間有游動哨。”
陳一鳴補充,“吳老師,從你發出摸哨指令,到尖兵摸哨,再到后續大部隊涌入,這個過程是前后連貫同步進行的,也就是說,中間并不存在切鏡提示。”
吳軍閉著眼睛琢磨了好一會兒,又在出發地與路平指出來的拒馬區域跑了幾個來回。
“所以說,鏡頭開始時,忽略行動計劃,直接進入執行階段?”
陳一鳴豎起一根大拇指,“吳老師說的沒錯,這是開場戲,我希望從一開始就讓觀眾感受到電影的凜冽風格。
熟悉中帶著陌生,陌生又毫無違和。”
吳軍退回出發地,快步向前之后一個蹲身單膝跪地,左手靠在腰間模擬出扶刀的姿勢,右手干脆利落地向前一揮。
半刻之后,他挺身而起,右手拔刀舉起又是向前一揮。
陳一鳴鼓著掌大聲喝彩,“吳老師威武,就是這個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