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王小剛把金雞獎跟奧斯卡畫上了等號,并成功帶歪了廣大網友,于是事情一下子就大條了。
技不如人,我認,雞鳴狗盜,我惡心!”
這年頭誰不知道,內地的文娛獎項就是個笑話,其實就是上層圈地自萌的玩意。
并沒有!
跟往屆比起來,這一屆其實中規中矩,陳一鳴自己就不覺得有多委屈。
“心疼王小剛+10086。”
“心疼王小剛,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說個冷笑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不是金雞獎最佳影片,春晚沒有這個段子我不看。”
原來的手機他直接扔到了公司,電話一律由前臺代接。
小鋼炮的發言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因為他把圈子里的潛規則直接揚到了明面上。
鉑爵官博下面,全是網友為《1951》鳴不平的留言。
小鋼炮哪受得了這個,最佳影片結果剛公布,他就站起身拂袖而去。
同樣道理,《大地震》從一開始就跟最佳影片絕緣。
“我極度懷疑金雞獎評委的專業性,《大地震》拿什么獎我都不虧心,唯有拿最佳攝影我虧心。
<divclass="contentadv">圈內公認近兩年的最佳攝影獎只有一個,那就是《1951》。
拿了票房冠軍還報名金雞獎,妄圖票房獎項兩手抓,這就是王小剛想不開的地方,實在賴不著人家評委會。
《1951》落選最佳影片,改獲評委會特別獎,已經體現了金雞獎的藝術傾向,評委老師覺得過于直白的主旋律不夠藝術,就是這么簡單。
最佳電影頒給了一部傳記電影,票房是沒幾個子兒,可是人家藝術成就高啊,導演、主演都是根正苗紅的老藝術家,拿獎實至名歸。
噴完之后他可能是意猶未盡,沒忘了把《1951》也拉上船。
國外電影節混個提名好歹還能發一圈通稿帶帶流量,國內的獎項花錢買熱搜都是人憎狗嫌。
人不到獎不來,這已經是華國文藝獎項的潛規則了,因此《1951》陪跑的結果圈內人全都心里有數。
平胸而論,就是《1951》不避戰,《大地震》也完全有一爭之力。
因此陳一鳴當初琢磨拿獎造勢的時候,根本沒不考慮過國內,一門心思往國外電影節使勁。
“這是華國電影界的羞恥一夜,一群不懂電影的評委評出的一個不知所謂的獎項。
陳一鳴和《1951》是主動缺席避風頭,王小剛和《大地震》卻是積極擁抱文藝界主流,不僅提名公布之后高調放話,接受采訪的時候也是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
《大地震》也確實自帶流量,7億票房是今年截至目前的年度冠軍,蠶豆評分同樣是今年國產片的第一名。
往年的金雞獎其實也很離譜,比如把最佳電影頒給一部沒上院線的電影,或是最佳女主角下出三黃蛋,甚至豬肉分不平獎項空缺也時有發生。
輿論上有什么反彈嗎?
話題就此轉移到了一個奇怪的方向,#心疼王小剛#甚至被網友頂上了熱搜。
果然吃瓜群眾總能造出出人意料的梗,而且還能莫名其妙地火起來。
作為事件的始作俑者,王小剛立的是不同流合污的斗士人設,他肯定不想自己的名字帶個心疼的前綴,可惜事件進程已經由不得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