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你是懂解讀的
電影放映結束,影廳燈光大亮。
孫旺泉的功力擺在那里,畫面好看,色彩艷麗,淚點抓得也十分到位,因此放映廳里的觀眾很給面子,顧不得擦眼淚,就獻上了雷鳴般的掌聲。
陳一鳴一邊跟著拍巴掌,一邊在內心試圖給這種現象找出一種符合邏輯的解釋。
想來想去,他覺得還是要歸結到影院的獨特氛圍上。
一方面是密閉幽暗環境下的受迫性集中觀影,另一方面是置身群體時的潛意識共情,兩相疊加確實有助于放大觀眾的內心情緒,讓其感性的一面壓倒性地蓋過理性的一面。
當然這種放大效應并不持久,當觀眾離開放映廳,重新置身于開放嘈雜的環境下,特別是再次攝入外界信息時,被壓制的理性一面馬上會重占上風。
說到底,大部分人都是認同理性與邏輯的,而人的記憶又具有選擇性,不合乎常理的部分往往會被加粗加重。
這樣一想,電影還真的具有某種不可替代性,因為只有放映廳,可以提供這種“人群中的孤獨感”,賦予觀眾感性恣意釋放的情緒體驗。
以往的主流觀點,比如電視與視頻網站會殺死電影,或是影院里只有視效大片才能存活等等,并不是天然正確的。
就在陳一鳴神游四海的時候,孫旺泉已經帶領寧寧等幾個演員起身來到大屏幕前面,向鼓掌的觀眾鞠躬致意。
掌聲停歇,孫旺泉等人落座。
院線方在觀眾席前擺放了一排單人沙發,這條件比陳一鳴跑路演的時候要優越多了,側面體現了孫旺泉的牌面。
奇怪的是,明明是發布會的格局,現場卻沒有安排司儀控場走流程。
就在媒體記者們按捺不住紛紛自行提問的時候,一個人從側面過道走出,行走之間洪亮的聲音通過麥克風響徹整個放映廳。
“各位媒體和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張維平,歡迎你們來到《金陵》的魔都試映會。”
陳一鳴眼神一凝,真有你的老張,韓三爺你都敢忽悠!
張維平有意不與陳一鳴的灼灼視線接觸,對孫旺泉詫異的眼神同樣視而不見,一門心思當好自己的現場司儀。
媒體記者們立刻興奮起來,張維平這個大嘴巴來了,對家陳一鳴也在現場,那還不趕緊燥起來?
縱橫電影圈十幾年,張維平嘴皮子的功力自不待言,輕松hold住全場。
作為資深制作人,他的媒體關系同樣根基深厚,雖然不像帝圈王一白那樣一呼百應,但是各大城市也都有交好的媒體朋友。
因此一內一外的默契配合下,見面會前半段氛圍很是和諧,孫旺泉和泉女郎寧寧成為場上焦點,講了很多電影幕后故事和花絮。
在張維平的引導下,見面會的話題繞開了微博上的巨大爭議,記者們也選擇性地遺忘了《金陵》官博依舊關閉的評論區。
不過老張終究是狗肉上不得大席,被捧了幾句之后又有些得意忘形,拿著麥克風開始大放厥詞。
“6億投資,好萊塢影帝擔綱主角,這個配置在華國絕無僅有,奧斯卡外語片只是路上的風景,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才是旅途的終點。”
好家伙!記者們直呼好家伙!
張維平實力詮釋什么叫鴨子只有嘴最硬,沖奧牌不能打沒關系,人家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展望一下奧斯卡最高大獎。
伱陳一鳴做得到嗎?
被老張憋在座位上一心搞事的記者們直呼舒服,這回采訪由頭都不用找了,直接就可以向陳一鳴提問,誰讓在場的只有他拿過奧斯卡呢,妥妥的前輩啊。
于是浪潮娛樂的記者不等張維平抒情結束,直接跳出來發問,“陳導,請問你對《金陵》的沖奧大業怎么看?”
場內眾多樂子人立馬跟上,七嘴八舌地叫道,“陳導,談一談吧。”
張維平光速變臉,然而群情洶涌眾意難違,他也只能招呼工作人員把話筒傳到陳一鳴那里。
他之所以敢違背雙方的默契“突襲”見面會,就是篤定陳一鳴不會當眾撕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