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在騎乘的過程中揮刀、刺矛、拉弓等花活兒,也被武元榮調教了三個多月,拍戲擺pose絕對夠用了。
春節后突擊訓練的,主要是少量馬上套招,以及落馬之后的步戰攻防,后者涉及到的演員主要是郁南和張毅。
<divclass="contentadv">跟郁南等演員同時抵達皇城鎮的,還有路平和林蕭兩人率領的置景組,他們需要在塔拉草原搭起幾處外景地。
面積最大結構也最復雜的,是木蘭一方的邊軍大寨。
劇情里這是唐朝在西北方向的最前沿,駐扎軍隊的數量破萬,因此規模相當大,與其說是臨時營寨,不如說是一座軍堡。
經過前期堪景,林蕭把軍堡的位置,選在皇城鎮西南方向的一條小河邊。
軍堡坐南望北,西側是一條小河,南面背靠一道二三百米高的丘陵,東、北兩側都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整座建筑呈現為一個不規則的梯形,正門開在短邊的東北方向。
軍堡整體為木質結構,最外圍是高出地面兩米的木墻,每根木料都是電線桿粗細,是專門從西京批量采購用大貨車拉到皇城鎮的。
墻外有壕溝、拒馬,墻上有哨塔、望樓,墻內有軍帳、校場、倉庫,各式軍事設施一應俱全,就連軍堡南側的小山包上,也修筑了烽火臺和小堡壘。
站在山頂居高俯瞰,下方的軍堡刁斗林立旗幟飛舞,一派森嚴氣象。
但實際上這就是個樣子貨,因為劇本里根本就沒有西突厥軍隊攻擊營寨的戲份,少數幾場內景文戲也是在棚內拍攝,軍堡內的外景戲只有寥寥幾場,基本都是過渡之用。
第二個主外景,則是杭曉明的回紇部族營寨,這個比起軍堡就好搭的多,在之前dtz可汗這個外景一魚兩吃,換一套旗幟,改造一下裝飾,即可作為張宇麾下處月部的大本營。
3月24日,陳一鳴親自確認過外景地之后的第二天,《木蘭》在軍堡外景地重新開機。
陳一鳴對所謂的一鏡喊過開門紅很是不以為然,因此他批準的制片表上,當天安排的戲份難度并不低,既是群戲又是武戲。
這是一場過江龍與坐地虎的群毆,木蘭率領的初來乍到的府軍,對陣聶元為首的刺頭邊軍。
其實這一幕本就脫胎于迪士尼動畫版的《花木蘭》,里頭木蘭剛從軍的時候也有一段雞飛狗跳的狼狽日子。
技法上屬于典型的欲揚先抑,劇情方面也契合木蘭女扮男裝的人設,只不過動畫版風格上走搞笑路線,對木蘭的壓制并不是特別明顯。
現在魔改版《木蘭》走正統路線,女主角受到的質疑肯定要大幅度強化,陳一鳴由此設計了一場唐軍內部的群毆,用一出化敵為友帶出大營里的三方勢力。
其實拋開刻意的鋪墊,木蘭本身的形象也需要一場武力示威來立住人設。
郁南穿上厚底軍靴身高170出頭,加上女人天生肩窄腰細,在一眾府軍里碼子本就是最小的。
偏偏她作為木蘭老爹的繼承人,以及自身在同伴中的威信,在府軍里地位又很高。
這種反差感放在強者為尊的軍營里,特別違和。
nba都有新秀墻,軍營里老兵自然要修理一下新兵以彰顯資格,看人下菜碟,挑釁的首選目標,必然是外表瘦瘦小小的木蘭。
于是順理成章地,木蘭從軍后的第一場考驗,就這樣到來了。
第二更要晚一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