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仔王川均跳出來朝著木蘭一通輸出,木蘭的同伴林庚當即反唇相譏,王林二人從動嘴上升至動手,進而導致一場群毆。
想要說明一個人實力很強,正向鋪陳肯定比不過反向對比,作為木蘭初期的對手,聶元越是厲害,收服他的木蘭也就越是深不可測。
同一場戲的特寫不一定都會剪到成片里,但是拍攝的時候必須要全部拍到不能遺漏,寧可備而不用,也好過后期發現不連貫再費時費力地補拍。
作為現在的邊軍小頭領,未來的木蘭副將,聶元需要演出三個層次的內容。
鏡頭轉換角度平移,從正對郁南轉向九十度,變為側對著形成對峙的王川均和林庚。
復位,清場,打板,第二次拍攝。
首先,他作為一線邊軍,騎兵斥候隊長,是軍堡精銳力量的代表,加上設定上他是一個駐防多年的老兵,因此他是傲氣的、自信的,看不上新兵蛋子。
鏡頭跟著王川均越推越近,直至給到木蘭的上半身特寫。
9點整,李準對著電喇叭高聲吩咐清場,各部門反饋各就各位之后,陳一鳴通過對講機發出指示,開拍!
李準打板,“《木蘭》第十五場第五鏡,第一次拍攝,開始!”
邊軍一方作為騎兵斥候習慣了單打獨斗,一度被人少的府軍壓著打,老大聶元率先沉不住氣,加入戰團憑借超強的個人實力重占上風。
林庚擋在郁南身前之后,要補一個林王二人頭頂頭的特寫,林庚提刀懟人之前,要有一個轉刀的特寫。
這次走戲好了不少,王川均收起不必要的表情之后,自帶的古裝喜感立刻得到了放大,很好地中和了這場唐軍內訌的第三方觀感。
劇本里這是一場連貫的戲,但改為分鏡稿之后卻有多達十幾個鏡頭。
邊軍中的其他5個人,則全部由武行充任。
陳一鳴檢查過樣片之后,還是要求“保一條”。
比如聶元扭頭之后,要補一個第二機位的特寫,王川均扭頭給同伴眼色,要追一個同伴的全景特寫,郁南扶刀觀看演武,要給武行切一個特寫。
第一次會操,新來的府軍隱隱聚攏在木蘭身邊,自然讓本來的營頭第二人聶元看不順眼。
林庚一邊上步一邊喝道,“退后!你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
鏡頭首先對準的是靠著校場柱子端坐的聶元,他雙腿大張大馬金刀地坐在一張矮凳上,嘴上叼著一根草棍兒,瞇著眼打量著校場中央的方向。
“大哥,新來的很跳啊,那個小個子看上去就是個弱不禁風的公子哥。呸!府軍里也全是這等驢糞蛋子貨!”
然后他又走向林庚,“林老師,陳導讓伱把憤怒再外放一點,設定上你是木蘭的迷弟,而且知道木蘭的性別,對你來說王川均的挑釁帶有調戲的意味,這是不可容忍的。”
早早注意到身后有人靠近,郁南轉過身正對鏡頭。
第三遍拍攝過后,陳一鳴喊了“過”,王禮滎的燈光組上場布光,補拍剛才這一鏡的特寫鏡頭。
《木蘭》里的陣營設置其實有些偏多,有限的時長里,把各方勢力的立場與意圖都交代清楚,不是一件易事,陳一鳴不得不在劇本上盡可能地細致入微。
劇情上講的是木蘭入駐軍堡之后,其所在的府軍小團伙與聶元的邊軍小團伙同屬一個營頭。
從六點集合出發起算,一個上午只拍了一個完整的鏡頭,放在成片里大概只有十到十五秒。
跟一鏡到底的《1951》比起來,《木蘭》的素材時長要多出好幾倍,拍攝時間更是水漲船高,大壯說六月之前殺青,顯然是一個理想化的推演。
抱歉,晚了一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