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是否意識到了這種靠近,以及是否存在有意識的回應,陳一鳴的意見當然是模棱兩可不明說,畢竟學生時代的戀情本就是朦朦朧朧的,全都擺在明面上才叫毫無美感。
祥瑞在實拍的時候,對這個情節做了很多衍生處理,為了讓相關的劇情推進脫離巧合,她加重了男三號的戲份,把發試卷處理成為一條獨立的劇情線,貫穿高中階段始終。
<divclass="contentadv">這一安排下,男三號這個男主角同班的龍套,不僅出鏡率大為增加,甚至還多了不少獨立的戲份。
搞笑的橋段多了一些,但是整體節奏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拖沓,于陳一鳴而言,是不予認可的。
第二天上午,陳一鳴準時來到剪輯室,與祥瑞一起見到了魔影廠的資深剪輯師王素秋。
聽名字是陳一鳴爸媽那一輩的女士,但其實他是男的,而且年紀不算大,今年四十歲還不到。
在歷史悠久的魔影廠,以四十歲不到的年紀掛上“資深”的頭銜,王素秋的剪輯功力可想而知。
事實上四小時的粗剪版就是這位王老師的功勞,如果讓祥瑞自己操刀,搞不好放給陳一鳴看的,就是八九個鐘頭的長篇巨制。
見面寒暄過之后,王素秋坐在操作臺前,陳一鳴跟伏瑞香在他身后兩側分坐左右。
陳一鳴率先開口說道,“王老師,這個粗剪版伱比我熟悉,所以麻煩你先把男三、女二、女三的分支劇情全部去掉。”
祥瑞一聽就急了,從椅子上跳起來就要開口,陳一鳴眼疾手快一把按住,右手食指往嘴邊一劃,示意她閉嘴。
到底是給陳一鳴當慣了副導演的,祥瑞委委屈屈地坐下,表情抽搐地看著王素秋無比干凈利落地“卡卡卡”。
看到后面她都要哭出來了,索性扭過頭去看向墻角,來了個眼不見心不煩。
王素秋對這套素材已經熟極而流,之前第一版粗剪他就跟祥瑞展開過多番拉鋸戰,因此哪里可以動剪子他心里門兒清。
半個小時之后,王素秋操作完畢,現在的樣片時長只有3小時不到了。
一般來說,校園愛情片的凈時長最好控制在90-110分鐘之間,能講明白故事的基礎上,最好不要超過100分鐘。
這樣在添加片頭logo和片尾演職員表之后,最終的放映版本不會超過兩個小時,單個影廳晚場可以排出3場,大大有利于爭取排片。
以此為標準,還需要剪掉80分鐘的素材。
第一步砍掉分杈做完之后,第二步就是修剪枝條。
電影其實是蒙太奇的藝術,借助的是人腦的自然聯想功能。
還是拿發錯試卷舉例,現實中的過程是,課代表把卷子發下來,男主角拿到之后為上面的高分所激動,檢查之后發現不是自己的卷子,經過一番心理斗爭走到女主角那里換卷子,在對方的注視下,為自己的低分所羞窘。
整個過程拆解成分鏡頭之后,可能需要變換機位拍上十幾個鏡頭。
但放到電影里就可以大幅簡化,男主角一個特寫,卷子分數一個特寫,男主角反應一個特寫,男主角看向女主角一個特寫,四個鏡頭足矣。
分數可以變換為背景音,男主角走向女主角直接省略,兩人交換卷子交給觀眾腦補。
雖然分鏡稿代表了導演想象中的成片,但是在實際拍攝中,導演一般不會拍得嚴絲合縫,而是比照分鏡稿再多拍一些。
在剪輯師眼里,樣片也好,分鏡稿也好,都很累贅,因為很多鏡頭可以借助蒙太奇直接省略掉。
所謂的修剪枝條,就是給樣片瘦身,把樣片中的一個個段落,通過蒙太奇進行二次組織,去掉可以省略的部分,保留精華骨干的部分。
這一步屬于技術性剪輯,與電影的主題表達關系不大,哪怕是作者電影,也需要進行類似的瘦身。
前兩步做完,剩下的樣片可以稱之為“精剪版”,從這里開始再往下的剪輯,才是剪輯師與導演的拉鋸戰。
或者換個說法,制片人或監制與導演的拉鋸戰,因為剪輯師往往是制片人或監制的代言人。
只有導演具有終剪權的電影,剪輯師才會跟從導演的吩咐做剪輯。
祥瑞只是《情書》的導演,并不具有終剪權,所以現在是陳一鳴作為監制指揮王素秋剪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