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去那么久,男主依然記得很多當時黑板報上的內容。
祥瑞在這里充分利用了校園采風的成果,黑板報整得很接地氣,畢竟是她綜合了全校三十多個班級三十多塊板報的精華。
特別是其中一個鏡頭,拍得確實很有感覺。
下午的教室窗戶半開窗簾微動,隔著窗戶傳來操場上的歡聲笑語。
空曠的教室里,只有粉筆與黑板接觸的摩擦聲。
祥瑞操控著鏡頭“愛的魔力轉圈圈”,把曖昧的氛圍拉滿。
先以男主為近景,不遠處面對黑板站立的女主為遠景。
定格之后,鏡頭轉動,打穿黑板封閉的第四面墻,轉到女主的正面特寫。
聚精會神的眸子,水光微翹的鼻頭,調皮撅起的嘴唇,鬢角微濕的側顏,鏡頭持續轉動一百八十度,越過認真工作的女主,露出遠處課桌側頭趴著的男主。
接下來,變焦!
鏡頭給到男主閃亮凝滯的雙眼。
在那一刻,陳一鳴這個“膠片判官”也被深深地打動了,這就是值得一生珍藏的青春萌動啊。
一次課后,老師要求一位同學主動分擔女主的黑板報任務,在調皮同學的起哄下,男主因為同名同姓的原因被指定。
于是笨手笨腳的男主,作為女主的助手,終于有了光明正大相處的機會。
所謂“相處”,自然還是經過主觀美化的,只不過美化的不是男主的表現,而是女主的反應。
男主的字、畫全都慘不忍睹,只能跟著打打下手,干一點躥高爬低或是填充色塊的苦力活。
<divclass="contentadv">而女主在男主濾鏡美化下,自然是一個溫柔、熱情、耐性極佳的愛心姐姐形象。
安西西依舊本色演出,劉東君就比較考驗演技了,這小子在楓葉國可是多才多藝的“校園情圣”來的,現在需要他扮演的,卻是一個心里別扭面上硬撐的預備役“舔狗”。
這一段素材庫里的樣片數量不菲,看得出祥瑞花了大力氣,劉東君也被折騰得不輕。
這個角色跟劉東君在《1951》里扮演的新兵戰士相比,只有木訥算是一個表面共性,但實質上心理層面差別巨大。
幸好的是,劉東君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并沒有荒廢,在魔戲表演系上課交作業都很認真,校園戲對演技的要求也的確不算太高,因此人物的感覺終究還是給他磨出來了。
順序剪輯陳一鳴就不發表什么意見了,王素秋的專業性值得信賴。
既然男主的信是以愛慕女同事的口吻寫的,信上的內容自然圍繞著現實男主的“優點”展開,比如在這一段回憶之前,畫外音講的就是虛空“女同事”對男主漂亮筆跡的艷羨。
視角再次轉到女主,此時就沒有必要再追加轉場了,因為單是色調的轉變,加上之前的劇情鋪墊,已經足以讓觀眾注意到時空切換。
女主看信時候的會心微笑,結合之前男主磕磕絆絆的滑稽表現,一下子就把反差帶出來了。
這一次女主更為干脆利落,看完信之后立馬寫下回信,隨著畫外音進入第二次女主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