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飾演的角色,總會在骨子里透出一股子白加黑的灰色氣質。
未來整個圈子只會越來越卷,越來越沒有下限,宣發期炒作全都講求一個“以德服人”。
之前《1951》試鏡時,陳一鳴拍著胸脯保證過,未來一定還段一寧一個男主角,如今卻換了一個萌新導演上陣,他則掛著監制的名字出面邀請,誰知道老段會不會嫌棄呢。
當然,自家的籬笆墻也要扎得牢靠一點,所以他出道以來很少跟大牌或是流量合作,演員班底都是些懂得自得其樂的佛系人士。
類型片計劃的中等成本投資,以及萌新導演的配置,也符合這些演員的咖位。
基本上沒有一線和超一線,都是些演技一流、人氣末流、綜合二流、性價比突出的配角黨。
過去十幾年,他演過黑警,演過混混,演過臥底,演過逃兵,無一入木三分有聲有色。
也就是說,段一寧大概率還要走一下試鏡的流程,陳一鳴自己都覺得底氣不是很足。
按捺住紛飛的思緒,陳一鳴看向面露不解的王威,把注意力暫時拉回到討論上來。
“討論到哪里了?”
“警察,討論到要不要豐富警察的角色。”
“這一點先擱置,讓我先想想,你們繼續。”
王威點了點頭,放下了黑警白警的爭論,開始拉著田黎和李準構思故事框架。
其實牽扯上黑幫與黑警的探案片,故事框架已經很清楚了,無非就是各種暴力案件。
因為事先規定了以小見大的敘事風格,因此三人很快就根據好萊塢商業電影的套路理出了一條故事線。
開場是一樁小案子,比如賣盜版、偷車、搶劫便利店之類,引出犯罪團伙,以及第一層幕后黑手。
<divclass="contentadv">隨后線索或主動或被迫地指向第二樁比較大的案件,結果當然是成功的,因為這是節奏上的第一次揚。
接下來是第一次抑,危機襲來團伙損失成員,幕后黑手初露端倪,線索由此指向第三樁大案。
最后是案件解決,陰謀被破解,黑手被揪出,以及最后一重驚天反轉。
畢竟是探案片,不反轉就不夠味兒了。
故事線三人均無異議,在討論主角身份的時候,分歧就比較大了。
王威的觀點是以偵辦案件的警察為主角,暫且不討論他是黑警還是白警,總之由他來揭示陰謀。
田黎一向不走尋常路,他建議以犯罪團伙的其中一員為主角,甚至可以與幕后黑手合二為一,當警察以為揪出黑手的時候,主角其實已經逃出生天了,這個反轉才夠刺激有趣。
李準依舊落在最后做總結式發言,他在王威田黎基礎上搞出一個雙主角,即審訊室里的雙雄戲,最后的幕后黑手卻是另有其人,反轉夠力度,也方便續集拍攝與ip拓展。
王威聽了哭笑不得,偷偷瞟了陳一鳴一眼之后說道,“李哥!準爺!沒你這么和稀泥的,到時候我提議咱們各寫各的,你可別再抱怨我是萬惡的甲方。”
李準連連擺手,“可別可別,你就當我沒說過,劇本肯定是以你為主,我和老田一起給你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