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的呂奉先行為,《魔都晚報》必須唾棄之!
程昱的新聞發布之后,立刻被廣泛轉載,陳一鳴稀少的受訪言論,也開始被眾多媒體深入挖掘引申。
有交情的還象征性地給陳一鳴打個電話拿個信源,沒交情的干脆掛著“業內人士”的名頭直接編。
<divclass="contentadv">陳一鳴也確實不止一次地提過,國產喜劇片最有可能打開票房天花板,反正他自認不太可能拍喜劇,這么說自然最保險。
結果一語成讖,正應了這次《泰不容易》的爆發,風頭甚至一度蓋過了瘋狂路演的正主徐峰。
這波意料之外的高強度曝光,還帶來一個副作用。
那就是沒能擠進賀歲檔的“漏網之魚”,又十分默契地要么提檔要么退檔,反正打死不進春節檔。
元旦是3天假期,按說不算好檔期,但也好過跟《木蘭》同處春節檔,被一波大浪卷走生死難料。
到圣誕前夕,《泰不容易》完整上映兩周,票房已然突破6億,預測票房早已邁過10億大關。
然而事情就是如此詭異,遲遲拿不到龍標的《木蘭》,依然是發射架上的核彈。
很多片子寧可提檔往元旦檔擠,硬吃《泰不容易》的臺風尾,也要躲開春節檔的《木蘭》。
人家也是有理論依據的,影市被帶熱之后會有一定的滯后效應,隔了一個月的春節長假,自然將迎來一個強勁波峰。
一般來說二輪波峰的高點會低于首輪,但誰讓陳一鳴一貫不走尋常路呢,當初《1951》在上映期間的兇殘,大家可是記憶猶新。
紛紛擾擾之中,元旦假期悠然而過,《木蘭》的龍標終于姍姍來遲。
馬二爺專門給陳一鳴打了個電話,“關心”了一下木蘭的宣發工作,臨掛斷之前不經意地留下一句話。
“上頭走的是正規程序,別多想。”
陳一鳴聽得半懂不懂,按掉電話過后沒多久,大壯也打來電話。
“一鳴,你知道了吧,龍標下來了,大年初一上映。”
“二大爺剛通知我。”
“這回咱們是被人給陰了,多半是王一白那個死胖子,我遲早報復回去。”
“此話怎講?二大爺還讓我別多想呢,說是流程很正常。”
“我老子就是人老怕事,這年頭有關系誰想正常走流程啊,你之前兩部電影,哪一部不是加急綠色通道?”
“那兩次不是有特殊情況么,一個連著博覽會,一個掛著七十大慶,上頭的支持力度肯定不一樣。我尋思著這次兩個月過審,似乎也算不上故意卡我們吧?”
“呵,局里那些滑不留手,必定是卡著規定時間過審,怎么可能讓咱們抓到把柄。
可惜了,賀歲檔那么好的檔期,《木蘭》肯定要比《泰不容易》有賣相啊。”
陳一鳴聽了趕緊給大壯潑冷水,“那可不一定,讓我說也可能是因禍得福呢,喜劇片爆起來不講道理的。”
大壯似乎對這次《木蘭》沒能“光速”過審心懷歉疚,“柱爺,這次是我疏忽了,我保證下不為例。《木蘭》不得不春節上映,你又過不好年了。”
陳一鳴倒是無所謂,前世他穿越回來時,過年早已是沒滋沒味地走流程,春晚完全就是噪音,餃子都沒以前香了。
而且他不久前剛回過一次家,陳媽應該還處在“煩兒子”的技能冷卻期,過年不回家想來問題不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