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自知之明,現在這種狀態進片場,肯定要出問題。
<divclass="contentadv">王威壓不住我,你能聽懂我的意思,必須要你來!”
陳一鳴放下刀叉挺直了背,拿起紅酒泯了一口。
演員之于導演,如同劍客手里的佩劍。
一劍揮出,傷人傷己。
唯有最高明的劍手,才能駕馭最頂級的神兵。
段一寧就是一柄神兵,不出鞘光靠砸的,也能把大部分敵人砸到七暈八素。
但是神兵都有脾性,不出鞘則已,出則必須見血。
現在段一寧對《非常嫌疑人》見獵心喜,有了掙脫樊籠橫掃八荒的志向,挑起劍手來自然不會馬虎。
問題的關鍵不在于王威的能力如何,而在于導演能不能壓住段一寧的“獨走”。
顯然,老段對自己“入戲”之后的控制力不是很有信心,擔心在片場搞砸把項目毀了。
有一點需要澄清,在內行人眼里,戲霸其實是一個中性詞,并不能直接跟媒體筆下的“耍大牌”掛鉤。
畢竟一個劇組總要有一個人來拍板做決定,這個人并不一定是導演,可能是掛著制片人頭銜的主演,亦或是打著監制旗號的編劇,導演并不天然就是話事人。
圈子里大牌演員帶著編劇進組反壓導演的案例層出不窮,只要成品符合預期,那就算不得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老段屬于那種“戲比天大”的專家型戲霸,就算真干出搶班奪權的事情來,初衷也是為了把角色演得更好。
這方面張毅跟老段是同類,當初拍《1951》的時候兩人沒少惺惺相惜。
之所以段一寧在業內沒怎么傳出戲霸的名聲,不是因為他脾氣好,而是因為他比較衰,遲遲接不到夠分量的角色。
欲“霸”不能!
陳一鳴明白,段一寧是擔心王威控制不住他,導致包打聽這個角色脫軌,連累全片結構與節奏失衡。
老段只是一個演員,控制力只能覆蓋他本人,充其量再加上對手戲演員,其他角色只能交給戲外的導演。
這也是大部分演員帶編劇進組之后,越改片子越爛的一大原因。
所以老段真不是戲霸,他只是對包打聽這個角色過于喜愛,導致本人有些患得患失而已。
想通這個癥結,陳一鳴沒有直接答復,而是果斷轉進換了一個話題。
“老段,警察這個角色,你覺得應該選誰來演?”
段一寧被問得一愣,顯然沒想到陳一鳴會問他這個。
再戲霸的演員(帶資進組的不算),也不會貿然摻和到選角里去,太犯忌諱。
老段之前確實沒想過這個問題,包打聽的演法他設計了十五六七八套,演對手戲的警察卻一直是一個黑衣無臉人士。
逼問自己與自己交鋒的,應該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當想象中的對手不再是機械反應的木頭人,而是某個現實中的演員時,段一寧發現自己之前的諸般考慮全都變得不確定起來。
假想敵瞬間轉移!
看段一寧那若有所思的樣子,想必是在腦子里琢磨自己的搭檔了。
挺好,這種主人翁精神非常值得贊許,陳一鳴對此求之不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