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杰克遜的好友,可以是被劫持督查的下屬,也可以是被滅口的同謀。
《王牌對王牌》是華文譯名,如果按照原片英文直譯的話,叫《談判專家》更加貼切一些。
其次,《王牌對王牌》的基本框架對魔改很友好,人物關系很容易套用,而且擴展性極強。
現場對他不利的證據太多,杰克遜憑借專業知識與辦案經驗很快認定,自己被人預謀陷害了,正常程序下很難脫罪。
接下來然就是兩個談判專家之間意味深長的“專業對話”,隨著彼此的了解逐漸深入,凱文叔察覺了幕后隱情,并順著線索逐步逼近真相與元兇。
杰克遜如約前往,理所當然地發現好友慘死,第一個抵達現場的他成了最大的犯罪嫌疑人。
這是一對談判專家互相較量、彼此成就、惺惺相惜的故事,典型的雙雄戲。
第三點,則是劫持這個元素正好與當前的熱點話題關聯起來,從而引發輿論熱議。
新千年以后,海外安全日益成為一個華國人高度關切的議題,前世2010年的“8-23菲國人質危機”,引發了極大的社會反響,余波裊裊不絕。
今世陳一鳴沒有查詢到這個事件,應該是被蝴蝶了,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華國人前往國外旅游、工作或是定居,在當地受到的不法侵害確實是與日遞增。
陳一鳴覺得不妨先在電影里給華國人提個醒,就當未雨綢繆唄。
一邊回憶著《王牌對王牌》的故事細節,一邊往魔改版的《談判專家》里填充要素。
很快陳一鳴就理出了一條粗略的線索,把原版的《王牌對王牌》跟唐人街宇宙勾連起來。
<divclass="contentadv">第一個安放下來的,是段一寧飾演的包打聽,承接凱文叔的人設,扮演被杰克遜“召喚”而來的二號談判專家。
原片中凱文叔扮演的談判專家沒有什么復雜的背景,盡忠職守探尋真相的好人一名。
魔改版需要繼承《非常嫌疑人》的角色,老段再出場就不能是對案件一無所知的局外人了,而是佯裝不知其實另有目的。
相應的,能興師動眾地勞動“問題處理專家”包打聽出場,案件本身就不能局限于警局內部的貪污,需要被賦予更多的內涵。
幕后黑手要跳出警局,向上關聯高層大人物,向下危及唐人街的黑道勢力,這樣才能給主角二人組帶去足夠的阻力。
然后是原片中杰克遜扮演的一號談判專家,既然將來會是系列主角之一,那么片尾的“事件解決”就不能一勞永逸,否則哪來的契機墮入灰暗呢?
如此一來就通順了,陳一鳴噼里啪啦不到半小時敲完了故事梗概。
主人公王斌是馬尼拉王彬街警局的一名談判專家,三十出頭,家有賢妻,春風得意。
這天他剛剛解決了一樁突發事件,成功規勸了一位試圖跳樓輕生的女士,下班回家的路上,他突然接到好友的電話,好友表示兩人之前經手的一起案子出了變故,見面詳聊。
接下來依舊是典型的栽贓嫁禍現場,王斌轉眼間淪為了嫌疑犯。
屋里的證據被安排的天衣無縫,屋外的警笛一聲急過一聲,這是一個精心安排的局,幕后黑手就在王彬街警察局里,而且地位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