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鳴知道謝天放是好意,在這里安插大遠景鏡頭,目的就是突出空間關系,把這邊是平地那邊是樓頂的這種8d城市的感覺帶出來。
訓完了武行,謝天放才來到監視器前,跟陳一鳴一起看剛才那一跳的素材。
為此他沒有直接叫實拍,而是把跳下之前的平地部分額外排練了幾遍。
動作比之前世龍哥或今生武連靖的那些搏命鏡頭自然差著檔次,因為看點本來就不是“搏命”,謝天放的要求是動作舒展連貫,路線選擇干凈簡潔,突出一個寫實。
但是突然穿插縮小景深的變焦,這種空間關系就被破壞掉了,那樣一來大遠景鏡頭還有何必要呢?
“一鳴,突然變焦的效果似乎不是特別好,滯空時間還是太短了,我看這個鏡頭還是分段來拍吧。”
周兆龍同樣是兩個連貫跳躍,除了跟吳越一起出鏡的大遠景由替身上之外,還有一個正面的騰空跳下之后翻滾卸力的全鏡頭,這個鏡頭就沒辦法用替身了,只能周兆龍綁上威亞自己來。
“你們記住,跑到這里跳下去,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一長段追逐中不需要任何技巧的一段,就像上班遲到連走兩級樓梯下樓一樣,千萬別給我跳出視死而歸的氣勢出來。”
謝老爺子不等素材傳過來,就舉著喇叭喊道,“重來重來。”
第二遍拍攝,跑在頭里的替身剛跳下去謝天放就叫停了。
“我要的是自然而然,不是徹底放松,拜托不要把你自己的跑動習慣帶出來,會穿幫的啊大佬!”
接下來第三遍,跳完之后謝天放還是搖頭,“動作不好看,換一組,阿良阿船你們兩個上。”
<divclass="contentadv">就這一個遠景鏡頭,老謝前前后后試了4個組合才表示滿意。
第十一次拍攝,近距離觀察的老謝終于喊了過,可惜看了傳過來的遠景素材之后,陳一鳴跟謝天放只能再次無奈搖頭。
變焦和前景替身剛剛好,但后景的替身姿態差了一點點。
這也是陳一鳴安排兩個機位抓拍的原因,一個的話角度更加苛刻,想要達到恰到好處的效果,替身跳樓的次數可能要翻上不止一倍。
就這么個簡單的一跑一跳的鏡頭,一共拍了十五次,拍拍停停總共四個多小時,才算是達到陳一鳴的要求。
遠景鏡頭是拍完了,但不等于可以接著拍下一場了,剛才這只是替身上陣的部分,還得把替身出鏡前后吳越和周兆龍的部分給補上。
說到擺拍這兩位才是真正的行家,拍慣了動作戲,身體自然就適應了相應的節奏,哪里該發力,哪里該定格,不需要老謝提醒或示范,實地走一遍就一清二楚了。
半小時后兩人的“承前啟后”順利完成,劇組返回最高一級“臺階”,拍攝吳越替身的追身鏡頭。
這一段危險性要高上一些,因為要連貫地銜接落地翻滾動作,不能鋪軟墊。
兩個導演都希望可以一遍收工,畢竟多跳一次就多一次出事故的概率,雖然5米左右的高度對于資深武行來說其實算不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