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拍電影這樁事,最理想的發展自然是演員和導演彼此成就,不過這屬于理想狀態,實際制作過程中更多的情況,倒不如說是互相將就。
前世陳一鳴見得多的,恰恰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其中兩個極端狀態,戲骨帶飛的栓狗導演,或是調度封神的水貨“帝后”,非典型案例也越來越多。
誰讓強強聯合雖然符合創作規律,但肯定不符合經濟規律呢,對于投資人來說,兩撥牛人放一起拍一部電影,絕對沒有拆開來各自帶萌新拍兩部賺得多。
鉑爵目前還沒有遇到這個問題,2014年的華國電影市場正處于高速上升通道,與翻倍擴充的觀影人群相比,水準以上的國產電影產量大大滴供不應求,不需要整出八九十分的大活兒,拍到七十分以上就能讓影迷們感激涕零了。
因此現階段鉑爵開項目,依然能夠大膽地安排幾個萌新導演上位,并賦予他們選角自由,導演可以任性地看誰合適就選誰。
這也是祥瑞這部《夏至五百天》,堅持延續《情書》主演陣容的一大原因。
就事論事地講,不管是陳一鳴的原故事,還是祥瑞擴充的本子,男女主都是三十歲上下的單身社畜,劉東君和安西西人,一個生理年齡不到,一個心理年齡不到,直接拉過來演純屬趕鴨子上架。
這個組的人員配置,是新銳導演搭配新銳演員,乍一看是強強聯合,實質上卻是完全相反的萌新組隊。
之所以項目過會時陳一鳴痛快放行了,是因為他覺得,祥瑞的導演功力有可能做到“拔苗助長”,通過鏡頭語言和幕后調度把兩個主演的先天缺陷帶過去。
自然而然的,《夏至五百天》也就不能再像《情書》那么拍,祥瑞需要有自己掌舵拉車的覺悟。
從男主角表白開始,監視器里的畫面對照上午開始有了變化。
他一下子來了興趣,顯然她不再寄希望于兩個演員的爆種式發揮,而是開始施展導演特有的技術手段了。
吃過中飯拍攝繼續,陳一鳴注意到,祥瑞臨時調整了機位,運鏡和構圖都做了大幅改動。
可惜根據陳一鳴一個上午的觀察,祥瑞顯然尚無此敏感,她還指望著繼續投資大把時間,讓東西兩位老搭檔擦出默契和火花呢。
安西西沒有受到攝影機變動的影響,長臺詞一氣呵成地說完,劉東君自己設計的小動作也很傳神,給出了符合邏輯發展的情緒。
在導演手上攝影機是會說話的,剛才這場戲,攝影機說的就是煞風景的話。
素人再如何天賦異稟,直接換上去拍都會感覺不適應的。
陳一鳴越看越有味道,表白前后的運鏡與構圖產生了鮮明的對比,前半段是和諧與平衡的,后半段則是割裂與失衡的。
陳一鳴對此不抱絲毫希望,導演和演員對劇本的理解都不在一個平面上,很可能東子和西西各自的認識也不一樣,默契個鬼、火花個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