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鯊口逃生
華國似乎有一個演而優則導的傳統,演員事業達到巔峰或是陷入瓶頸之后,就慣例轉型做個導演,而且成績普遍都不錯,起碼不比科班導演差。
有趣的是,頂級大導演普遍演技也不一般,像孫旺泉、王小剛都有影帝頭銜在身,連陳懷開偶爾客串演個角色也演得有模有樣的。
在華國演員和導演之間沒有壁壘,來回橫跳毫無妨礙。
因此在藍羽的報道發布之后,短時間內聯系到陳一鳴要本子的,沒幾個公司老板,反倒是演員更多一些。
除了老友古越河之外,最重量級的就是三金影帝沈明沈大佬。
陳一鳴跟沈明關系很不錯,前不久還邀請他來客串《第十三層樓》,當時他來去匆匆,拍完為數不多的幾個鏡頭當天傍晚就提出告辭,連陳一鳴的晚宴都推掉了。
兩人之間算是神交的關系,交流不多,但遇事開口很管用,沈明電話里講的直接,陳一鳴答應得也爽快。
其實陳一鳴內心還是有些意外的,沈大佬除了影協主席之外還有多個社會職務,平時還經常回校開開課,近兩年主演、參演、投資的影視項目也從不間斷,實在很難相信他還有精力再主導一個大項目。
要知道他都是快六十的人了啊。
陳一鳴在電話里沒有多問原因,說穿了就是不服老唄,問了只會平添尷尬。
簡而言之,經典不再是經典,標準不再是標準,前代的掃地僧真成了掃地的。
以演員的身份來推動這一切,比專職的導演和制片人出面要難上不止一倍。
陳一鳴內心嘀咕,多半是跟孫旺泉的合作沒達到目的,那部年代戲其實票房挺高的,沈明的表演也獲得了廣泛好評。
他的年紀、地位、資歷擺在那里,天然就把一大批流行題材給剔除掉了,能讓沈明接受的只有劇情片,還得是老頭兒主演的劇情片。
然并卵,題材與當下影迷的距離實在太遠了,年輕觀眾很難代入,無形中也削弱了沈明表演的感染力,反倒因為角色的消極言行讓沈明多背了一口黑鍋。
在鉑爵持續不懈地大力普及下,大規模試映已經成為如今華國院線電影的宣發標配,部分海外電影都被卷得不得不入鄉隨俗起來,甚至連國內比本土先上映的海外大片都有了真實案例。
在拿到陳一鳴的本子之后,沈明需要聯系出資人籌措拍攝資金,需要找到合適的導演和幕后團隊,還要組建一個愿意陪他折騰的演員班子。
這種行為相當于演員身兼制片人、導演和主演三個職務于一身,比起導演自籌資金自導自演還要費神。
早年的沈明是出了名的崖岸自高,放眼同儕沒幾個他看得上眼的,他自己也確實有抬下巴看人的實力。
沈明還特意跟陳一鳴要求,一定得是一個當下或未來的故事,不要是古裝片或是年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