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正在播放一段視頻,湖泊,木屋,棧橋,釣魚佬。
老紳士搖頭又點頭,接著說道,記憶是獨一無二的,我跟你的理由一樣。
潘月明笑道,好吧,我不勉強你。ok讓我們開始干活兒吧,不知道這44個里面,有沒有投脾氣的。
潘月明進入公司,迎面正是那位老紳士走上前來,向他畢恭畢敬地匯報,過去12個小時,新增44個有覺醒跡象的ai,已經全部登記入住13樓。
悠揚的bgm漸漸停息,長長的字幕也不再刷出,最后一段影像,正是電影開頭宅男的房間,宋嘉注視著床上的不明物體,決然轉身離開。
再次黑屏之后,放映廳燈光亮起,米圖知道,這次是真結束了。
安靜的放映廳下一刻爆發出嘈雜的討論聲,一起來看電影的觀眾第一反應,就是跟同伴交流電影劇情。
坐在米圖右手邊的一對情侶,就已經陷入了激烈的爭論,女的問陳昆最后怎么樣了,男的答不是交待得很清楚么,掛了。
米圖不再理會那對情侶的爭論,轉頭看向相親對象,結果發現對方也是半臉懵逼的狀態,明顯還沒從劇情里脫離出來。
兩人起身跟著人群往外挪,直到走出通道,男伴才開口說話。
“你看懂了嗎,我咋想不通呢。”
米圖也大點其頭,“我也有地方沒想明白,原來不是我一個人沒看懂,我都有些不自信了。”
打車送米圖回家的路上,兩人一直在熱火朝天地討論,結果越是討論就越難達成共識,唯一兩人全都認同的,就是明天再看一遍。
<divclass="contentadv">晚上米圖躺在床上,克制不住地打開蠶豆刷影評,被劇透也顧不得了(她自己都覺得離譜,看過一遍居然還要擔心劇透),她迫不及待地需要謀求更多心理認同。
點開《第十三層樓》的頁面,好家伙試映沒幾天,短評就已經破千了。
放空大腦三個小時之后,此時米圖已經大致捋出了故事主線,刷了幾篇高贊影評之后,她發現對于主線大家的認識倒是比較一致。
這是一個夫妻反目導致虛擬世界崩塌的故事,有個賬號叫“都江堰怪味豆”的影迷做了一個比喻,讓米圖深有同感。
小孩子撒尿沖垮了螞蟻窩,對小孩子來說只是一場玩鬧,可是從螞蟻的視角出發,卻無疑是一場滅世之禍。
幸好陳一鳴給螞蟻安排了一個逆轉的機會,潘月明這只英雄蟻抓住了這個機會,不僅讓兩個熊孩子吃了教訓,而且還為螞蟻窩贏得了一勞永逸的安寧。
不過主線以外的部分,大家的分歧就比較大了,各種解讀都有。
比如宋嘉扮演的女研究員,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有的認為宋嘉是pua不成之后惱羞成怒,決定一步到位直接給老公換個腦子,把擺爛的陳昆踢出去,把上進的潘月明換進來。
有的認為宋嘉還是想把樂不思蜀的老公拽出來,不是換腦子,而是獻祭潘月明打動陳昆,進而刺激陳昆不再擺爛。
還有的甚至認為宋嘉早就把老公嘎了,病房里那一段在時間線上是追憶,宋嘉降臨虛擬渝城,是為了把陳昆的記憶導出來。
至于陳昆的定性,除了中二這一點上取得了共識,其他的同樣眾說紛紜。
有的認為陳昆是要借助虛擬渝城打造一個線上家園,重拾感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