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明眨了眨眼睛,“估計要下半年了,沒事,律師跟我說問題不大,掀不起什么風浪來。”
這是陳一鳴從前世《流浪地球》那里學來的經驗,熱門檔期大眾高度關注的前提下,咬住公認大熱門的小透明是真的能被帶飛滴,自身品質過硬的話,像小破球一樣后來居上也不是不可能。
《第十三層樓》就是拍給那些硬核影迷看的,這撥人趁著春節有錢有閑,看上三五部電影是家常便飯,陳一鳴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提供一個相對日常化的選擇,然后驗證他們的購買力是否真如他在吹風會上喊的那樣強。
陳一鳴口口聲聲放話說劇情片才是未來的版本答案,如果他自己的片子都不敢往春節檔里擠,哪里還談得上說服力呢?
陳一鳴低聲問潘月明,“老潘,你那官司打得怎么樣了,聽說對面還上訴來著,啥時候二審?”
至于他內心的真正理由,其實也很簡單,既然打算親自下場做實驗,相關變量就一定要控制好,為了避免結論失真,非必要的盤外招干脆一個都不整。
陳一鳴的期待也不高,能在排行榜上坐三望二就是大成功,以《第十三層樓》的投資與題材,這樣的成績對于觀望的同行們已經是一針強心劑了。
晚上11點多,路演團隊在首站零點場的影院集合,潘月明和宋嘉都到了,大過年的路演采取了就近原則,住魔都的跟陳一鳴一隊,家在帝都的沈明、劉易軍、宋怡三個人一隊,老家在渝城的陳昆也帶一隊,扮演女研究員的黃米米是蜀城人,正好跟陳昆一起。
陳一鳴又道,“那就最好,我估計路演時會有媒體問到這個,雖然提前打過招呼,但記者你也知道的,不可能都聽咱們的,到時候你多擔待。”
潘月明擺了擺手很爽快地答道,“沒關系,咱端的不就是這碗飯么,我有心理準備,一鳴你放心好啦。”
陳一鳴也就不再多說,這個話題其實挺尷尬的,《第十三層樓》是潘月明的“復出”之作,主題又恰好是夫妻關系,起節奏幾乎是不可避免,陳一鳴剛才也就是表個態安慰一下,僅此而已。
<divclass="contentadv">他總覺得這次宣發有“消費”潘月明苦難的嫌疑,如果跟老潘只是工作關系,他反倒可以心安理得,可現在兩人已經處成了朋友,又是同一棟樓的鄰居,陳一鳴過不了自己心里那一關。
潘月明見陳一鳴還有些不自在,給了他肩膀一拳,“你要真覺得對不住我,以后就多找我演戲,我不像老段,不找你要主角。”
陳一鳴反捶了他一拳,兩人相視一笑,這樁事就算是過去了。
眾人在通道里等候片刻,放映廳里大部分觀眾陸續坐定,經理打了個手勢,陳一鳴打頭兒三人魚貫而入。
好吧,鉑爵的路演就是這么樸實無華。
“我擦,陳一鳴!”
“潘月明!”
“宋嘉!”
大年初一來看零點場的,十個里有八個是陳一鳴的鐵桿粉絲,對《第十三層樓》的信息自然門兒清,三人剛進去的時候還沒被留意,但等他們在大銀幕前一站,觀眾馬上就認了出來。
依次問了好拜了年,陳一鳴拿起麥克風講了幾句開場白,反正就是感謝、感恩、感懷三部曲,都是片湯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