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第十三層樓》走的是引導觀眾討論并自發擴散的路線,換個說法也就是自來水戰術,作為片方就更加不能違逆、挫傷影迷的感情,否則就等著迎接洶涌的脫坑回踩吧。
因此,鉑爵在宣發中一直極力回避“蟬聯春節檔冠軍”之類的flag,陳一鳴每次路演都要把“已遠超預期”掛在嘴邊,為的就是避免引發媒體們喜聞樂見的“爭冠”節奏。
本來這種頭名扛旗、二號乘涼的心有靈犀運作得很平穩,結果現在橫生枝節,鉑爵再想悶聲發大財顯然做不到了。
網友都站隊了,你不站,那你還怎么混?
力挺《第十三層樓》的那些網友,其心思也不難猜,套用前世某部電影的名臺詞,我給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給伱,你不能搶。
安岳的做法,差不多就相當于明搶,只出重拳的網友勢必不能忍。
問題是票錢又不給退,不忍又能怎么樣呢,半點兒不耽誤新觀眾因為好奇心繼續進場看新奇啊,畢竟票房造假這碼事跟電影本身又不搭界。
于是作為前臺代言人的鉑爵,就被賦予了代表影迷發聲的重責大任,這是立場問題,避而不談等同于同流合污,砌詞狡辯默認為坑瀣一氣。
這就是最坑爹的地方了,除非是另有目的,否則不會有別家同行在這個風口浪尖上下場發聲,唯有鉑爵不發聲不行,因為你家電影還在上映呢。
這個尷尬境地再聯動陳一鳴在行業吹風會上的“預言”,那就更有戲劇效果了。
思來想去陳一鳴唯有一聲嘆息,他哪是導演啊,分明是演員才對,這回要演的還是一人挑大梁的獨角戲。
再往后三人聊得就有些意興闌珊,這種明明沒做錯事卻需要承擔不好后果的情況,是最令人郁悶的。
拜托大壯給安西西辦理了入住,三人各自休息。
<divclass="contentadv">隔天中午,參加路演的眾人在酒店餐廳再次聚首,果然大家談論的都是午夜場的事情,網上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下場評論的官媒都有好幾家。
從傳播學的專業角度分析,就算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如此迅捷的擴散速度也有些超標了,顯然這里頭少不了搞風搞雨帶節奏的黑手。
而陳一鳴年初的“預言”,果然也被有心人搬了出來。
這下好了,擂臺、裁判、舉牌小姐、吃瓜群眾全數就位,就等陳一鳴登臺跟安岳掐一架了。
眾人一邊吃飯一邊商量應對,路演時的采訪qa往往由演員和片方兩家的公關合作完成,陳一鳴的劇組因為很少用大牌,過往一般都是老賈的團隊負責,關鍵問題則是陳一鳴拿主意。
這次的《第十三層樓》有所變化,陳昆和宋嘉都不是小咖了,早就組建了各自的工作室,沈明大佬陳一鳴就更加管不到。
互相碰了一下,演員工作室的公關都傾向于不蹚這攤渾水。也是,人家只是拿片酬演戲,冠不冠軍的跟他們沒啥實質關系,貿然站隊全無好處反倒后患無窮。
陳一鳴索性把這樁麻煩統統大包大攬了下來,如果路演時媒體問到,就都推給他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