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哥的賣座電影,主打的就是一個節奏明快通俗易懂,二話不說就是干,雖然不是很對蠶豆文青的胃口,但從可看性來講也都有7分上下的水平。
現在的5.8表明有過半的打分者打了3分以下,說明劇情存在硬傷或是明顯的三觀不上,連海量的武連靖鐵粉都救不回來。
<divclass="contentadv">考慮在華國拍攝軍事題材需要相關部門審核,不太可能出現屁股過歪的情況,那就是說是劇情節奏出了問題。
快速瀏覽了幾條“涉嫌”劇透的評論,陳一鳴有了一個大致的推測。
“武哥,可能還真是故事架構的問題,雖然我沒看過電影,但單看劇情梗概也能找到槽點。”
武連靖迫不及待道,“一鳴你就別賣關子了,問題在哪里你快說。”
陳一鳴又問道,“武哥你用的還是以往合作的劇作家吧,劇本也是你提了大框架他們來填充潤色的?”
武連靖回道,“是啊,做熟不做生嘛,因為是轉型之作,不是更應該找熟悉我風格的老班底嗎,免得步子邁大了扯到蛋。”
陳一鳴笑道,“問題就出在這里,你們彼此熟過頭兒了,你說的譚老師還是按照你以往的風格來做劇本,孤膽英雄天生就不適合放在軍隊這個格外強調紀律和集體的地方,直接搞嫁接怎么可能不違和呢?
我能理解譚老師的創作思路,獨角戲的特質要保留,欲揚先抑的創作手法也合乎傳統,只不過他忽略了一點,就是軍隊本身就不適合過分突出個人,實在非要突出也不是不行,但需要做大量的鋪墊。
首先第一點,故事放在華國西南邊境就有問題,沒有跟觀眾拉開心理距離,讓整個故事從可信度上就打了折扣。
武哥你想想,華國觀眾心目中個個兵王的特種兵,不僅被雇傭兵偷襲,還損失慘重,要靠你拼運氣加上臨陣爆種才能反殺,是不是有些違背常識?
我這里的常識指的是大眾的意識慣性,你在電影里再怎么凸顯反派雇傭兵的牛逼之處都沒用,外戰的情況下華國一方損失慘重,觀眾理智上過得去感情上也過不去。”
對面的武連靖幾次想開口辯解,最后還是把話咽了回去,顯然這一點他無力反駁。
在陳一鳴看來,譚編劇就是給武氏動作片套了個特種作戰的殼子,底層邏輯紋絲未動,這么操作不出問題才是奇跡。
武連靖沉默半響才續道,“還有嗎,一鳴你接著說。”
陳一鳴都有點兒不忍心了,這位老哥在行將息影養老的年紀毅然轉型,單說事業心比自己這條咸魚強上八百條街,簡直是聞者感懷見者感動。
如今陳一鳴的話幾乎等于直接否決了軍事動作這個方向,這種打擊甚至比票房失利還要更重一些。
因此他鼓勵道,“武哥,軍事動作確實是條新賽道,也是你轉型的好機會,愛國牌又不是天生必須掛國字頭前綴,我很贊同你的決斷。
只是劇本框架方面,不好直接套用你以往慣用的模式,要編排得更精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