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在外面還好吧?給你發消息沒別的事,就是跟你說一聲,五一路附近準備建個大商場,要拆咱家的房子,不過你放心,這事兒我能處理好,你不用回來,怪麻煩的。”
這條消息剛發過去,黃麗就回了條消息:
“真的假的?我馬上回去!”
另一邊,民宿的餐廳里。
呂布呆愣半天,這才重重的嘆了口氣:
<divclass="contentadv">“我居然有如此惡行?”
他原本以為自己在歷史上留下的是蓋世無雙大英雄的美名,卻沒想到居然是是弒父,還弒了兩次。
哪怕放在民風開放的漢朝,也是不可接受的。
李裕給他把酒滿上,說了一堆寬慰的話。
呂布殺丁原時,董卓是并州牧,而丁原這個原本的并州刺史,已經成了負責宮廷安全的執金吾,相當于宮廷侍衛長。
身為并州軍的一份子,呂布殺丁原只是執行了上級的命令而已。
至于殺董卓,雖然是美人計的作用,但簽發命令的人是漢獻帝,是天子親自頒布的詔令。
呂布這是為了國家民族大義滅親,是需要歌功頌德的。
事實上,在漢獻帝眼中,東漢末年唯一的忠臣就是呂布,這也是他從長安逃出來第一時間想投奔呂布的原因。
但那會兒呂布跟他隔著整個中原,沒法迎接,為此還特意派人去請罪。
諸侯大戰期間,呂布像個攪屎棍一樣攻打這個禍禍那個,看似毫無章法,實際上也有自己的動機:
誰不敬獻帝,我就打誰。
哪怕已經顛沛流離了,他也不忘在百忙之中惡心一把袁術。
“眼下我該如何做?”
聽了李裕的勸慰,呂布的心情這才好了一些,開始思索當前的破局之策。
李裕雖然了解三國演義的劇情,知道每個人物發展的大致脈絡,但這個問題還真把他給問住了。
不過俗話說得好:內事不決問百度,外事不決問知乎。
作為中文互聯網最大的問答網站,李裕很輕松就幫呂布找到了答案。
比如收下禮物,給董卓寫一封誠摯的信表達仰慕之情,但不殺丁原,把皮球踢回去。
或者殺掉李肅和丁原,再殺幾個侍衛。
表示這是兩人無意中在軍營中撞見,大打出手,李肅仗著年輕殺了丁原,而人間至孝呂奉先只得怒斬老鄉為父報仇。
反正不管怎么做,呂布都得想辦法擺脫弒父的名頭。
至于他的出路,這個階段最優解還是跟著董卓混,這樣不僅可以接觸到中樞,還能在諸侯都是白身或光桿司令時,率先獲得侯爵。
“計策是好,但為兄還要多多思量……”
呂布斟酌一番,覺得這種動腦筋的事真沒有打打殺殺痛快。
他又喝了幾杯酒,解下腰間的佩劍雙手遞給了李裕:
“賢弟,你我一見如故,這把劍隨我征戰多年,今日就送給你,感謝你贈我神器,為我解惑。”
哇靠,就送了一臺無人機,順便嘮嘮嗑而已,居然贈送了自己一把劍。
這可是漢劍,而且還是名人佩劍,價值絕對非常高,說不定一下子就能把民宿的貸款還上,或者干脆拿下鳳鳴谷景區。
雙手接過佩劍,李裕覺得受之有愧。
他想了想,又給呂布準備了兩箱酒,一大包鹵味,還有諸如香皂、打火機、玻璃鏡之類的小零碎。
要送人的時候才發現,其實現代社會好多東西,放在古代都是寶貝。
比如望遠鏡,比如指南針,比如手電筒,比如對講機……這些平時覺得很普通的東西,到了古代,說不定就成了決定戰爭勝利的關鍵。
“多謝賢弟,時候不早了,為兄告辭!”
呂布把這些全都放到馬背上,牽著赤兔馬來到大門口,沖李裕抱拳后,邁步走出大門,然后這一人一馬就消失在了空氣中。
我靠,這才是神跡好不好?
上次武松離開還沒看清是怎么回事,這次在旁邊親眼盯著,才發現這種離開方式真是匪夷所思。
“汪!”
大金毛從樓中出來,臉上帶著得意,像個等待夸獎的孩子。
李裕沖它說道:
“別急,等會兒給你弄牛肉,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說完他掏出手機,急切的給周若桐發了條消息:
“周姑娘,我想問你個問題哈,現在要是有把保存非常好的漢劍,還是名人佩劍,能賣多少錢啊?”
周若桐答復得很快:
“能賣多少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至少能判十年。”
李裕:??????
合著這把劍我只能收藏是吧?
——————————
求月票,求追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