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周若桐:大伯,打錢!【求月票】
跟聰明人打交道,果然沒有秘密可言。
李裕深吸一口氣,稍稍斟酌一下語言,這才說道:
“確實有一件,好像是漢代某位太傅的隨身玉佩。”
這下輪到周若桐驚訝了。
漢代太傅的隨身玉佩呀,這要拿到京城,大伯會高興得鼻子冒泡吧?
她也顧不上喝茶了:
“我能先看看嗎?你放心,最后不管你怎么處置,我都絕對保密,不會向外面透露半個字。”
文物收藏家最怕藏品被人傳出去。
過去就有人被賊摸到家里,不僅搶走文物,還打斷了腿,原因就是這人在酒桌上吹噓了家里的藏品。
民宿處在荒郊野嶺,應該更怕被人惦記。
李裕起身說道:
“你稍等,我去拿一下。”
他回到房間,用鑰匙打開柜子,拿出了袁隗的隨身玉佩。
不知道賣給博物館能換多少錢……李裕把賈詡送的玉璧往柜子深處放了放,鎖好,這才拿著玉佩下樓。
樓下客廳,周若桐翻出在博物館里拍的漢代玉佩照片。
有單獨一個的,也有好幾塊拼湊成的組玉佩。
可惜年代過于久遠,這些玉佩不僅氧化嚴重,連綁著的繩子也完全腐朽。
尤其是組玉佩,絕大部分都只剩幾塊零散的玉,組合方式只能靠現代人的模擬和想象來完成,很少能見到完整狀態的。
正想著,她看到李裕提著一套組玉佩下樓,居然有繩子,還能提溜在手中,明顯很結實。
天,這要真是漢朝的組玉佩,光這么完整,也有資格收進國家博物館了。
李裕從哪弄來的?
周若桐腦海中思緒飛揚,完全沒了往日的冷靜和淡然。
“周姑娘伱看,這能賣給博物館嗎?”
把玉佩遞過去,李裕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賣不出去就想辦法再貸幾十萬,先把工程款籌到手。
孫發財坑了王春喜一次,我可不能再坑他第二次。
周若桐從包里拿出橡膠手套戴上,這才小心翼翼接過玉佩,認真觀察起來。
玉上沒有古董玉常見的沁印,繩子也完好無損,沒任何腐朽的痕跡,就這種成色,要去一般的古董店,絕對會被店主打出去。
但從文物研究的角度上來說,這套組玉佩卻是無價的。
綁扎方式和繩結組合都很講究,看起來跟藝術品一樣,幾塊玉之間的關系,也很容易讓人想到漢代流行的五德之說。
“凡帶必有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周若桐摩挲著玉佩,腦子里回想起《禮記·玉藻》上的話,有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明明這套組玉佩新得像現代人的裝飾品,但不管雕刻手法還是掛繩的編織方式,都證明是實打實的漢朝文物。
這個李裕,咋總能整出新的驚喜呢?
她愛不釋手的看了好幾遍,平復一下心情,這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