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李裕可是村里的香餑餑,不僅盤活了景區,同時還解決了大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成了村里的大紅人。
李裕笑著說道:
<divclass="contentadv">“放心吧,我就是跟著去湊個熱鬧。”
約定好這事兒,李裕告別王勝利,開車來到隔壁的秀川鎮,穿過不太繁華但挺熱鬧的鎮中心,他跟著導航左轉,來到了鎮上的工業園區。
又往前走了沒多久,看到路邊豎著一個標牌:
【秀川鎮食品加工廠】
剛把車停在門口,門崗大爺便探出腦袋問道:
“找誰的?有預約嗎?沒預約不能進。”
“跟你們濮廠長約好了。”
李裕下車做了登記,又給這家廠子的老板濮永亮打了個電話,門崗大爺這才放他進去。
食品類加工廠因為涉及到食品安全,所以比一般企業都嚴格一些。
李裕進去沒走幾步,一個中年人就從廠區那邊小跑著來了:
“是李老板吧?我是濮永亮,歡迎歡迎。”
自打李裕昨天在電話里訂購了十噸掛面,并表達了想長期合作的意向后,濮廠長就一直盼著他過來面談。
隨著經濟的疲軟,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受到沖擊。
原材料賬單越積越多,渠道商也一直拖著不結算,導致廠里債臺高筑,舉步維艱。
為了表達誠意,濮永亮帶著李裕換上無塵服,來到車間里面,參觀了掛面生產線、餅干生產線、方便食品生產線等等。
建廠時雄心壯志,打算做出一番事業,上了不少生產線。
誰知產品賣不出去,導致半數生產線都處于停工狀態,只有掛面生產線是全功率開著——為了趕李裕訂購的十噸掛面。
“我們這設備都很先進,衛生方面的要求也非常嚴,全市幾乎是頭一份……李老板需要什么盡管說,都可以生產的。”
李裕問道:
“壓縮餅干你能生產嗎?就是那種熱量奇高飽腹感非常強的壓縮餅干,你要能做出來,我倒是可以訂購一些。”
濮永亮沒想到李裕想訂購食品中比較冷門的壓縮餅干:
“這玩意兒加工起來有點復雜,你要多少?”
要是量比較少的話,就勸李老板在網上買,不開生產線了,免得連電費都掙不回來。
李裕說道:
“先要十噸吧,要是品質不錯的話,以后每個月都至少要十噸。”
并州軍現在處于戰爭時期,每天消耗的食物比較驚人,要是弄一批壓縮餅干過去,能節省大量時間。
回頭穆桂英去打天門陣時,也可以帶一些。
反正這東西不占地方,吃的時候也方便,比傳統的埋鍋造飯省心不少。
十噸?
聽到以噸為單位,濮永亮的眼睛頓時就亮了,等李裕提到以后每個月都至少買十噸時,心里更是樂開了花:
“兄弟,你真打算要這么多?這玩意兒積在手里可不好脫手啊。”
雖然大生意上門,但他還是忍不住善意提醒一句,生怕李裕砸手里。
“放心,我有自己的銷路,你只管生產就行,口味盡量多點,不要局限于一種,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營養成分什么的,也給足一點。”
“沒問題兄弟,只要你那邊銷得動,我這邊全力配合。”
李裕想到古代蔬菜不足的問題,又問道:
“脫水蔬菜包能做嗎?就像方便面里的料包那樣,不過直接弄成大包就行,一包能沖一大鍋蔬菜湯,最好把調料配好,煮一鍋湯啥都有了,不需要再調味。”
濮永亮越聽越來勁:
“可以,沒問題,李老板你就說要多少吧?”
“暫時就要一噸吧,以后要是不夠了,我再加量。”
壓縮餅干加脫水蔬菜,應該能讓將士們的伙食改善一大截吧?
想到穆柯寨的人還在餓肚子,李裕問道:
“現在掛面生產多少了?”
“有三四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