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我現在就去找娘娘打小報告,說你喜歡吃油炸毛毛蟲……貂蟬反應很快:
“找到玉璽啦?”
《三國演義》原著中,大將軍何進被誅殺當晚,十常侍帶著少帝劉辯逃到洛陽北的邙山附近,等再次回宮,玉璽就消失不見了。
董卓翻遍了宮內宮外,都沒見到玉璽的蹤影。
一直到孫堅引兵進入洛陽城,撲滅大火,修繕宮殿,又宰殺牲口祭拜皇帝,哀嘆帝星暗淡,這才見到五色光,找到了玉璽。
當時洛陽城雖然已經撤空,但還有流竄的土匪逃犯,這些人卻沒見到任何五色光的蹤影。
賈詡曾懷疑過撲滅皇宮大火、祭拜漢室皇帝是觸發五色光的前置條件,但呂布等不及這樣操作,直接命人把所有宮殿的井全都找到,五人一組守著。
接著點燃一個禮花彈,讓所有士卒同時下井探查,果然找到了那個宮女的尸體。
好好的溫侯不沉迷酒色,反而用科學的方式應對玄學……李裕嘀咕一句,小心摘下匣子上的黃金小鎖。
且不說里面的玉璽價值幾何,光這個鑲嵌著黃金的朱紅小匣,價值就不菲。
尤其是上面這把還沒指肚大的黃金小鎖,不僅精致小巧,表面還雕刻著祥云紋,要是拿到拍賣行,起碼能賣個八位數。
掀開匣子,里面墊著厚厚的綢布內襯,中間擺著一個白色發青的方形印璽,邊長大概十厘米左右,正上方雕刻著扭在一起的五條龍。
不過這種龍的造型跟現代的龍不一樣,按照考古界的說法,應該叫螭(chi)龍,是有點像蜥蜴的四足龍。
還以為掀開盒子就冒閃出金光呢……李裕小心把玉璽從匣子里拿了出來,入手溫潤微涼,從玉器的角度來說,不管造型還是手感都是絕佳。
不愧是從秦朝盤到漢末的傳國寶器啊!
這要是用和氏璧做的,甚至從戰國時期就開始盤了,別說一塊上好的藍田玉了,哪怕是一塊石頭,也能盤得锃亮。
“快快快,讓我看看那八個字!”
穆桂英見李裕慢條斯理研究起了玉璽上的包漿,忍不住催促道。
把玉璽翻轉過來,能看到一個角鑲嵌有黃金,點綴得還很漂亮,紅色的印泥非常顯眼,八個刻字清晰可見。
但李裕盯著看了半天,也沒看懂一個字。
穆桂英更是看得兩眼迷茫:
“這些字咋跟小鳥似的,外國字嗎?”
貂蟬捂嘴笑道:
“此乃鳥篆,是篆體的一種藝術寫法,別說現代人了,我生活的漢末時代都沒多少人能看懂鳥篆體了。”
李裕拿來一張打印紙,把玉璽蓋上去,上面印了個淺淺的章印。
這會兒再看,倒是能半猜半推的認出上面的八個大字: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呂布見李裕抓著玉璽不撒手,笑著問道:
“賢弟持此玉璽,是否有種天下盡收囊中的豪邁之感?”
李裕搖了搖頭:
“那倒沒有,甚至還有些失望,原本以為歷代帝王追求的玉璽有多神圣呢,沒想到如此平平無奇。”
就造型和塊頭而言,影視劇中出現過的傳國玉璽,隨便一個都能超過正品,尤其是那些個頭堪比柚子的巨型玉璽,感覺皇帝光蓋章每天都累得氣喘吁吁的。
但影視劇中的道具不管做得多精美,一看都是假的。而這一塊,看起來就讓人覺得古樸、內斂、低調,好像一個牛逼的人,不需要用衣服首飾來加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