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得單二哥相投,何愁大事不成!”
最近單雄信每天跑步、打鐵、練武,氣質跟剛來那會兒已經有了很大不同,要是去了水滸說岳世界,說不定還真能弄個大將軍當當。
秦瓊見單雄信執意要去,沒有再勸,只是叮囑道:
“此去你我兄弟再無相見之日,還望賢弟多多保重。”
“二哥放心,我會經常給你拍視頻的。”
張飛撕開一小包酒鬼花生,一股腦倒進嘴里,邊咀嚼邊說道:
“大宋大宋,聽起來跟送字一樣,怪不得一直打敗仗呢,大哥去了宋朝,咱還建立大漢算了,重新撐起華夏的脊梁。”
以朝代為民族,大漢確實值得稱頌。
不過劉備暫時沒考慮這些,他對張飛說道:
“趁著還在現實世界,多看看書,三弟伱更要收斂心性,凡事三思而后行。”
張飛最大的問題不是打罵士卒,而是打罵完之后還讓這些人在身邊伺候著,這不是養虎為患嘛?
一個合格的上位者,不管性格如何,對近身之人大多都會和顏悅色,態度謙和。
就算想立威,也不需要用鞭子打罵,而應該學曹操,先毫無征兆的殺個人,再來一句“吾好夢中殺人”,身邊的人自然就會如履薄冰,更小心的伺候著,不敢有失。
一想到要去宋朝世界建功立業,關羽略顯惆悵的說道:
“可惜軍師和子龍不在,此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一起馳騁沙場,并肩作戰了。”
原著中,關二爺雖然冷冰冰的,但卻是個外冷內熱之人,比如那句“子龍久隨吾兄,亦吾弟也”,不僅承認了趙子龍的地位,還把他當成了一家人。
而劉備初去西蜀時,關羽和諸葛亮在荊州共事那么久,也相處得非常融洽。
若不是龐統殞命落鳳坡,諸葛亮和關羽駐守荊州,絕對會實現隆中對里的策劃和構想,興復漢室,再造華夏。
可惜……
那句四弟再也沒機會喊出來了,也沒機會囑咐軍師莫要操勞,當年荊州城外送大家入川,居然成了永別。
蜀漢一方真是有太多遺憾了,遺憾到關羽本人都忍不住想回去彌補。
呂布從張飛懷里摸出一包酒鬼花生扔了過去:
“老關別急,雖然沒有子龍和亮哥,但宋朝有兩人的結合體……白馬銀槍小岳飛,從設定來說可是文武雙全,智謀強,武功高,統帥能力更是整個華夏歷史最頂尖的存在,”
嗯,水滸說岳世界沒有一生殺敵無數的白馬銀槍趙子龍,沒有鞠躬盡瘁的諸葛亮,但小岳飛足夠能彌補兩人的缺席。
呂布嚼著嘴里的小零食說道:
“不是我小氣,你們仨也知道,原著里我還有不到十年就死了,為了以防萬一,得給大漢留下點正統的根基,子龍和孔明就是其中之一,把人才全弄過來,小皇帝說不定又會成為士族手中的傀儡……”
話還沒說完,張飛就擂了這家伙一拳:
“你要死在我前面,我不僅在你墳頭蹦迪,還把你的墳修成茅房,花錢請人進去拉屎撒尿……好好活著,至少等我罵過癮了再死。”
“你嘴這么笨,那我不得活個幾千年?”
“并州小兒,吃我一拳!”
看著這兩人打鬧,關羽臉上流露出一抹溫情:
“還請溫侯多多照拂子龍和軍師,過去底子薄,大家過得苦,若是有可能,還希望他們日后能過的好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