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李先生如何處置這塊印璽?”
“以后會還給劉協,不過別的世界有需要,大概率還會借回來……傳國玉璽不僅僅代表帝王傳承,還有別的用處。”
把玉璽重新收好,李裕這才把聞仲的信展開,遞給了劉備:
“幫忙翻譯一下,我看不懂。”
劉備雙手接過,認真默讀兩遍,這才說道:
“此乃太師聞仲給先生寫的一封信,除了問候之外,還請教了兩個問題。”
問題?
李裕抓著一塊金磚把玩著:
“什么問題?”
“他問你仙人自由自在,為何要再開一界把神仙遷移出去……仙人是這個世界的頂級戰力,為何要向人族讓步?”
這個涉及到資源再分配,簡單來說就是修仙界的生態平衡……李裕捏捏眉心,有種考試時遇到哲學類論述題的感覺。
等會兒得好好給聞仲解釋一下,不讓他帶著疑問工作。
“第二個問題是人教、闡教、截教本是一家,為何摩擦越來越多,各教都不再承認三教本一家?”
這個涉及到老子、元始和通天三人的選擇問題了。
一個選擇無為而治,一個看重福緣、跟腳、出身,最后一個嘻嘻哈哈,只要喊聲師父就是自己人。
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最后的結果自然也南轅北轍。
兩道六十分的論述題啊……李裕深吸一口氣,感覺接到了個大活兒,不過既然是聞仲詢問,那就好好給他解答一番吧。
“別的沒了?”
“沒了,只說靜候佳音,還一個勁兒表示麻煩李先生了。”
倒是挺客氣,李裕把獸皮收好,和劉備離開了保險庫:
“給子受說,我現在就準備回信,讓他耐心等著。”
說完,李裕回到書房,打開電腦文檔,開始從修仙神話起源講述起來。
天地靈氣是有限的,而修仙者,尤其是先天生靈占據大量靈氣資源,本身又不死不滅,只會讓資源越來越少。
資源不夠之后,大家逐漸找到了新的替代品,那就是信仰念力。
有了念力,不僅可以繼續修仙,同時還能增加福緣,穩固自身的錨,好處很多,但這種信仰,只有人族才能穩定產出。
這樣的大趨勢下,弱小的人族自然變得重要起來。
但封神過后,人族并沒有多重要,反而成了神仙們的血食,這次修改封神故事,也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人族的信仰既然是重要的,那你們神仙就放尊重點兒。
另外,經過一場戰爭之后,先天生靈大量死亡,在天道和天庭的引導下,這些消散的天地靈氣會加固天地,不會再出現隨便一個神仙撞一下,天就崩塌的尷尬局面。
封神過后,神仙去天界,人間留給凡人,但天庭耍了個心眼,故意給天界設置了個飛升的后門。
人間的修道者可以根據殘留的靈氣修煉,成功后飛升天界,這看似是好事兒,卻是一點點把人間界的靈氣抽到天界。
靈氣越少,人間就越難出現神仙,稍微有點妖怪作亂,就得祈求神仙下凡處理。
這無形中就增加了天庭的作用,甚至他們還會故意這么釣魚執法,先安排一兩個妖魔為禍人間,再下凡抓捕。
至于那些從人間飛升的神仙,要么成了十萬天兵的一部分,要么整日在蟠桃園松土除草,反正干的都是最底層的活兒。
寫到這里,李裕徹底明白羅真人和智真長老不愿意飛升的原因了。
接著他又寫了人教闡教截教的分歧和爭端,順便講述了一下截教的弊端,這個問題其實不一定是聞仲問的,應該是他師父金靈圣母或多寶問的。
既是為了試探民宿這邊的態度,也是為了尋找心中的答案。
李裕洋洋灑灑寫了六七頁,快趕上畢業論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