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查了查王邑的資料,這位在河東經營了十來年的太守離任時,部下為了挽留他居然發生了叛亂。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有可能是他好控制,河東的世家以及錯綜復雜的勢力需要一個好好先生在臺前撐門面。
如果換成其他人,就不好控制了。
在大漢最富庶的河東經營數年,一沒平定白波軍,二沒驅除左賢王,三沒組建一支強力部隊……在漢末時期,這種表現基本上等同于庸才了。
至于忠誠方面,好像也沒什么亮眼的表現機會。
獻帝東遷時,河東郡要糧有糧,要人有人,但王邑卻只是送了一些絹布,就這還向劉協要了關內侯的爵位,后來又要了個鎮北將軍的封號。
反而是河內郡的張楊,送來不少糧食,讓獻帝總算不再餓肚子了。
曹操統治時,荀彧覺得王邑不可信,極力推薦杜畿出任河東郡太守。
鐘繇也曾上書,表示王邑此人有重大問題,不可任用。
曹操斟酌再三,最終趁著河北平定,將王邑調許昌擔任了個閑職,杜畿走馬上任,成了河東郡的一把手。
杜畿沒有辜負荀彧的信任,剛上任就不斷出鹽出鐵,支援曹操南征北戰,“三國錢袋子”的名頭自此才算徹底打響。
“回頭拿下河東郡,先看看王邑對中央的態度,要是識趣就入朝為官,要不識抬舉,那只能讓他出個小意外了……”
此戰的首席軍師是賈詡,相信他能處理好這一切的。
河東郡作為四戰之地,同時又十分富庶,想要以最小代價拿下,得老賈親自出馬才行……當然,荀攸田豐也會隨軍參謀。
至于最早提出攻略河東計劃的荀諶,此時正在武關,對著剛剛繪制好的宛城地圖發呆。
倒不是宛城有多難攻,而是這地方被袁術禍禍得快成荒城了,就連城墻都殘缺不全的,占領后,需要盡快修筑城墻,免得大軍打進去后,出現守無可守的尷尬局面。
<divclass="contentadv">徐晃端著兩碗銀耳湯從外面走了進來:
“陛下派內侍送來了冰糖和銀耳,兩位內侍剛剛烹煮好,說喝了潤肺……”
荀諶趕緊接到手中,笑呵呵的說道:
“勞煩公明將軍親自送來,諶實在過意不去。”
“千萬不要這么說,咱們都是為陛下辦事的,不分彼此……這地圖能看清嗎?若是不行,明日我親自去宛城附近偵查,拍一些俯視角度的照片。”
荀諶嘗了一口冰糖銀耳羹,這才說道:
“不用了,大致的計劃已在腦海中,接下來就看袁術何時帶人離開宛城……一旦抓到空檔,咱們就果斷出擊。”
吃了兩口銀耳羹,荀諶拿起桌上的蘇煙抽出一根,用打火機點上,慢悠悠的吸了一口,繼續端詳起了墻上的地圖。
徐晃知道他又要陷入到思考中了,也沒打擾,端著自己那份銀耳羹去了隔壁房間。
房間中,幾個士卒正擺弄著宛城的沙盤,見他進來,紛紛打招呼。
“此乃陛下賞賜的冰糖銀耳羹,本將剛剛喝了一大碗,剩下這些你們分了吧,等日后拿下宛城,一人給伱們煮一盆!”
幾個士卒沒喝過什么冰糖銀耳羹,甚至不知道銀耳是什么玩意兒。
但光那個“糖”字,就足夠勾起大家的饞蟲了。
他們一人一勺嘗了一口,都覺得這是自出生以來,吃到過的最好的食物,好幾個士卒感動得眼圈發紅,剛想跪下謝恩,徐晃輕輕擺了擺手:
“就這么一點兒,別吵吵得人盡皆知,趕緊吃,吃完把沙盤弄好,荀軍師就不用整日仰頭對著墻壁觀察地圖了。”
“喏!”
幾個士卒含淚把銀耳羹吃完,又特意往碗中加了水,涮一下,再把水喝了,然后再繼續涮,等徹底沒了甜味,這才作罷。
徐晃端著涮得干干凈凈的空碗和勺子離開房間,兩位宮里來的內侍還在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