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仲景,我有個朋友……【求月票】
聽到杜畿的名字,賈詡來了興趣:
“他現在何處?”
郭嘉喝了口茶,咧嘴笑道:
“董卓禍亂洛陽時,杜畿辭官,想帶著后娘去荊州避難,但還沒來得及走,就被李傕郭汜驅趕到了長安……前幾天楊修在工業區統計人口,發現了這位人才!”
身為工業區首席文化人,楊修在提升工人滿意度方面做了不少貢獻,最近他見好多人連名字都沒有,動了登記造冊的心思,還打算以此宣傳人人平等的理念。
就在這家伙忙著給王狗蛋、李雜草等人取名字時,二十七歲的杜畿,就這么出現在了他面前。
賈詡眼前一亮:
“居然還在工業區呆過?那就更適合去河東當太守了!”
河東地區盛產鹽鐵,北邊又挨著石油基地,兩面環山兩面環水,是典型的戰略要沖,也是未來的工業發展中心。
一個在長安工業區鍍過金、接觸過現代工業體系的太守,絕對能將河東打造成工業強郡。
而且河東還有豐沃的土地,就算有海量的工人,糧食方面也能自給自足,不需要從外地調糧救急。
郭嘉一聽,趕緊記在本子上,打算等會兒就用對講機通知楊修,讓他在工業區提點一下杜畿。
剛剛上任時,原河東太守王邑拒不交接,還派了幾千人把持著黃河渡口,不讓杜畿進入河東地界,隨后王邑又派人去洛陽找鐘繇哭訴。
“杜畿如今還在工業區?”
但在漢末,這些有油水的地方被諸侯刮了一遍又一遍,不少地方都成了白地,如今也就長安周圍的三輔地區在逐步恢復民生,至于洛陽所在的河南尹,還處于荒廢階段。
漢末的官制非常復雜,朝廷的中郎將,都是秩兩千石的高官,而諸侯分封的中郎將,則是比裨將還低一級的中層軍官。
賈詡看著地圖說道:
杜畿繞過黃河渡口,從郖津渡過黃河,這才得以進入河東,然后又用計騙衛固范先折損了不少家產,解散不少將士,不知不覺就將兩人的底牌扒了個干凈。
賈詡接過田豐遞來的餛飩,笑著說道:
“我這么年輕,行嗎?”
賈詡沖鐘繇問道:
“拿下河東后,需要有人去洛陽,掌管河東、河內、河南三郡,你有興趣嗎?”
另外一些特殊功能的校尉,比如鎮守南疆的南蠻校尉、鎮守西羌的護羌校尉等等,全是一等一的高官。
但這個計劃被杜畿否決了,他覺得現在河東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跟著鬧騰的,一旦大軍進入,百姓們會聯合起來抵制朝廷,引發戰爭,最終導致生靈涂炭。
至于把漢中加入到輔州,而不是歸到四川盆地所在的益州,純粹是為了防備益州自立,從而保留了這個入川的門戶。
工業區宣傳人人平等、教育公平等理念,跟世家的主張完全相反,等工人階級發展壯大起來,勢必會對世家造成沖擊。
自古以來,很多地區的疆域劃分,都需要考慮地方官自立的因素。
這樣一個官員治理河東郡,再加上接觸過現代工業,絕對會有一番作為的。
“不,洛陽周圍的河東、河內、河南以及一部分弘農郡組成司州,關中三輔加一部分弘農郡和漢中郡成立輔州……現實世界那邊一直提倡扁平化管理,咱也得與時俱進。”
司隸是京城直管地區的統稱,一共有京兆郡、河東郡、河內郡、河南郡、弘農郡、扶風郡、左馮翊等七個郡,是拱衛京城的重鎮,也是漢朝最富庶的七個地區。
一個舉孝廉出身的官員并不稀奇,因為漢朝以孝治天下,幾乎所有官員都是以舉孝廉的身份嶄露頭角的。
正聊著,鐘繇和田豐拎著飯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