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那邊沒有空調,以后可咋過夏天啊?”
要是評選漢末十大太守,車間主任杜畿絕對排名前三,甚至更加靠前,而李嚴這位犍為太守,大概率能殺入前五。
“他現在當官了嗎?”
李嚴再次行禮:
倒是龐德,沒有一點官架子:
兩人一個是家奴出身,一個是小吏出身,都不是士族,沒法走舉孝廉入仕的路子,算是官員中的異類,確實應該多親近親近。
“虛歲十六。”
“家貧,小人略通文墨,恰逢縣衙招攬胥吏,小人便在此謀個營生。”
這還用考慮?
李嚴眼睛瞪得溜圓,白凈的臉上滿是震驚:
“驃騎將軍知道小人名諱?”
“日后你我同殿為臣,若不相送,就太過失禮了。”
“賢弟,龐德在湖陽找到李嚴了!”
一個懂得治理地方,同時還允文允武的全才,絕對是值得培養的。
擔任犍為太守期間,治下曾兩次發生山賊叛亂,李嚴不等成都那邊發來救兵,就親率士卒,干脆利落的將敵將斬殺,平息叛亂。
而治理方面,他重修都江堰、六水門等大型水利工程,不僅解決了百姓們頭疼的水患,還影響了后世,連南宋人都夸李嚴治水惠澤千年。
不過跟杜畿相比,李嚴的缺點也很明顯。
貪權,貪財,做出過好幾次顧小家而舍大家的事情,加上為人孤傲,跟諸葛亮不對付,以至于在西蜀沒什么自己人。
被貶為庶人時,沒人幫他說話。
這些缺點,或許跟李嚴的出身有關,他在劉表治理荊州之初就是小吏,一直到十幾年后曹操拿下荊州,才僅僅做了秭歸縣令。
這就是出身差的原因,沒法舉孝廉,就不能正式入仕,哪怕頗有才干,也只能當個小縣令。
就在同僚們紛紛投降曹操時,他棄官投奔劉璋去了,擔任的還是小官,一直到跟著劉備混,這才嶄露頭角。
拿下成都后,李嚴跟法正、諸葛亮、伊籍、劉巴五人制定蜀科,也就是法律條文。
劉備白帝城托孤時,李嚴和諸葛亮同時擔任托孤重臣。
可惜兩人不合,白白浪費了很多機會。
現在有機會從十五歲開始干預,應該來得及糾正李嚴,說不定還能跟亮哥成為朋友呢。
收起心思,李裕說道:
“等李嚴到了長安,多開導開導,要是盧植愿意,就收他為徒,然后找幾個大儒給他舉孝廉。”
李嚴沒有背景,以至于內心敏感,自尊心比較強。
要是在他年輕時就補上這些短板,有大儒當老師,有文士幫著舉孝廉,想來他應該會更開朗一些。
呂布答應道:
“賢弟放心,我們會安排得妥妥當當,不會重蹈原著中的覆轍。”
掛斷電話,又換了身旗袍的周若桐走進書房:
“誰的電話啊?”
“呂布打來的,龐德在唐河找到了李嚴,最近會送他去長安學習……媳婦兒你這身旗袍真好看,我摸摸料子咋樣。”
周若桐:“……”
你那是摸料子嗎?我都不好意思點破你。
她在李裕臉上親了一口:
“快去刷碗吧,我去讓小蟬睡個午覺,睡醒了再去考場。”
“好的媳婦兒。”
李裕到廚房把碗筷洗刷干凈,往高壓鍋里倒了一大碗脫殼綠豆,又放入兩塊老冰糖,然后加水蓋蓋子,熬了一鍋綠豆沙。
等會兒晾涼,用保溫杯裝著,小丫頭出了考場就能喝到。
剛把綠豆沙熬好,穆桂英就湊了過來,小聲問道:
“夫君,我能替小蟬仙子嘗嘗咸淡嗎?”
<divclass="contentadv">李裕指了指旁邊晾著的那一小盆綠豆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