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他一掛車光伏發電板,兩臺鏟車,兩臺挖掘機,先把食鹽的生產抓起來,然后再說別的。”
<divclass="contentadv">“好,多謝先生!”
劉協吃著西瓜,又說起了長安大學。
現在張仲景已經領著倆兒子,開始在流民中招收醫學生了,年齡要求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這個階段學東西比較快,上手也更容易。
另外這個年齡三觀還沒建立,思想方面比較好塑造,一些涉及時代道德的問題不需要考慮。
在那個崇信“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年代,貿然進行剪頭發、截肢等操作,不僅容易給病人造成心理負擔,醫生也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得給他們灌輸“醫者父母心”的理念,充分認識到治病救人是好事。
李裕收起心思問道:
“醫學院招收多少人了?”
“三四十個,第一批醫學生打算招一百人,教一些基礎醫學知識和外傷處理,就讓他們進入軍中擔任軍醫。”
如今醫生的缺口太大,只能先一批一批的緊急培訓。
這么培養五六期學生,再從之前的學生中選拔出一批天賦高的,教一些相對高深的醫學知識,給大家一個提升的機會。
照這么發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會涌現出一大批軍醫。
然后再針對鄉村培養一批赤腳醫生,不斷從品學兼優的醫生中抽調尖子生進行提升培養,整個醫療體系很快就會建立起來。
了解完張仲景的長遠打算,李裕又問起了龐德公等人:
“他們在長安做什么呢?”
“學習!”
到達長安后,不少士族都去驛館拜訪黃承彥和龐德公,但兩人卻沒見客,而是留在驛館內,潛心向成廉、荀彧等人請教現代知識。
他們打算先把簡體字學會,看一些現代書籍,豐富知識面,等賈詡從河東郡歸來,再討論長安大學的規劃。
榜樣的作用是強大的,兩位名士這么一帶頭,徐庶等人也被迫跟著學習。
不過晚上,他們會偷偷離開驛館,去朱雀大街上看電影,或者參加郭嘉荀彧等人舉辦的文化人聚會。
兩天后,李裕買的各種冰鮮鴨貨送了過來。
他分類泡進盆里,開始清洗。
鴨頭要擠出鼻孔里的粘液和血水,鴨翅要清理干凈毛孔,鴨掌要將關節中的血水放出來,鴨腸要重新清洗。
想要吃得放心,這些都需要多清洗幾遍。
忙完這些,根據林旭發來的做法,李裕開始配鹵料,熬鹵湯,把這些鴨貨分批鹵制,然后放進鹵水中進行浸泡。
鹵味講究三分煮七分泡,得多浸泡才能入味。
“好了嗎?我能不能嘗嘗?”
穆桂英圍在灶臺旁,聞著鹵湯里散發出來的香辣味,不住的咽口水。
李裕盛出一些鹵湯,將準備好的魚豆腐、藕段、海帶結、豆腐結、千頁豆腐等食材倒進鍋里煮了一會兒,然后撈出來,讓穆桂英解饞:
“這叫現撈鹵味,泡的時間越長越好吃,回頭我再學學黑鴨的做法,多調幾種鹵水。”
香辣、麻辣、甜辣……雖然都是鴨貨,但口味還是有區分的。
穆桂英沒多少耐心,很快就夾著魚豆腐吃了起來:
“又香又辣,好好吃!”
她直接連鹵水一起端到餐廳,一邊吃一邊跟貂蟬視頻通話。
“小蟬仙子,你們這是在哪啊?”
“百年老茶館,排隊才等到位置,里面有人唱歌跳舞,好歡樂,我和周姐姐點了老冰糖做的紅茶,甜甜的可好喝了。”
穆桂英咔咔炫著鹵味,還特意吧唧嘴,把小丫頭聽饞了:
“桂英姐姐,伱在吃啥呢?”
“夫君做的現撈鹵味,喏,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味道馬馬虎虎,比不上你們喝的茶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