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派人一路護送,等過了澠池縣,德操先生便可利用對講機和長安那邊隔空對話。”
司馬徽已經體驗過對講機了,但想到陜縣和長安的距離,還是有些意外:
“居然可以相隔幾百里對話,真乃神跡也!”
正聊著,一個斥候匆匆進來說道:
“啟稟刺史,黃河哨所匯報,河內兵馬正在渡黃河。”
一聽這話,鐘繇結束了和司馬徽的寒暄,直接拿起對講機,開始聯系正在加固城墻的徐榮:
“將軍覺得河內此時派兵,是何打算?”
徐榮也有些懵逼,己方還沒渡河去打河內呢,河內那邊倒是先發兵了,他想了想說道:
“我先帶騎兵過去看看,洛陽城門暫時關閉,若對方不懷好意,第一時間通知漢升帶兵回援。”
兩人商量一番,各自行動起來。
很快,徐榮就披掛上馬,帶著一千騎兵出洛陽北門,直奔黃河邊上。
如今已是深秋,黃河也進入了枯水期,河水較淺,一些地方甚至騎馬就能渡過,所以每到冬季,黃河沿岸就成了打仗的核心地帶。
徐榮一邊縱馬向前,一邊用對講機聯系黃河哨所:
“他們有多少人?什么裝備,是否帶有攻城器械?有無攜帶糧草補給?”
身為一方統帥,要擅長在蛛絲馬跡之中探查敵方的情況。
很快,對講機中就傳來了匯報聲:
“大約五百人,兩百騎兵,三百步卒,皆著鐵甲,無糧草輜重,亦無攻城器械,無人機飛到對岸,也沒發現后續部隊。”
沒有后援?
徐榮松了一口氣,要只是來了五百人,自己這一千騎兵就能將對方吃下,借助地利之便,甚至能達到全殲。
不過洛陽荒廢這么久,河內的人都無動于衷,為什么現在突然派兵來了?
五百人,探查情報有點多,先頭部隊有點少,這是個尷尬的數字啊……徐榮打開水囊喝了一口水,打算趕到黃河邊,好好探究一番。
很快,黃河遙遙在望。
河內來的五百人馬,也終于從河灘里走出來,剛剛到達黃河大堤。
雙方兵馬相見,場面立刻劍拔弩張起來。
徐榮剛準備讓手下騎兵沖鋒,對方帶頭的將士突然縱馬而出,大聲問道:
“吾乃河內方悅,溫侯何在?還記得方某嗎?”
方悅?
徐榮絞盡腦汁,這才想起虎牢關前抵擋十八路諸侯時,呂布曾向諸侯聯軍挑戰。
王匡手下方悅出陣迎戰,呂布為了不落罵名,沒像原著中那樣將方悅斬掉,而是把他擊落馬下,饒了一命……沒想到此時又遇到了這位河內名將。
他現在來找溫侯做什么?
想重新打一場,還是準備投降啊?
徐榮打算好好問問,要是打的話,溫侯如今距離有點遠,倒可以讓鎮守虎牢關的黃老漢湊合著應付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