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李云龍的推測,選擇豬板油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可以不占糧食重量。
獨立團戰士,每人每天十五斤糧食,白面七斤半,玉米七斤半,然后,這么多糧食,炊事班加工的時候,需要一斤或者半斤豬板油,自然合情合理。
但具體能不能行,還要看陸老弟的審核。
實在不行,就每人七斤白面,七斤玉米,分出一斤重量來選豬板油。
確定好豬板油之后,李云龍目光劃過清單,
第三種裝備,選他擇了冬軍裝。
獨立團目前不到一千人的總兵力,就有八十多個非戰斗減員,歸根結底,無非就是兩個原因——戰士們吃不飽,穿不暖。
冬軍裝一套,包括一件棉衣軍裝、一件棉衣褲子、一個帽子。
根據詳細介紹。
目前陸老弟能夠提供的冬軍裝,軍裝、褲子都按照八路軍軍裝樣式制造,只有用料上和細微設計有區別,最低可以抗零下十五度左右的溫度,不容易漏風,能抗住激烈的戰斗和訓練,不容易出現磨損。
比張萬和的被服廠制造的好上不知道幾個檔次。
冬軍裝配備的帽子,僅僅是作訓帽,雖然比夏季帽子厚實一點,不具備多少保暖等效用,但也比沒有戴強不少。
其實還有防寒服可以選擇,有防寒帽子和頭套,可以抗住零下三四十度的問題,戰士們穿上全套之后,冰天雪地站崗,都不會覺得冷。
但如今已經是三月份,天氣沒有一二月那么冷了,防寒服不需要了,可以等來年冬天再申請。
“每個人兩套,一套穿,一套換洗···”
確定冬軍裝之后,到具體數量上,李云龍猶豫了一會,先是想寫每人兩套,然后思索了一會,最后還是填寫了四套。
“訓練容易弄臟弄濕衣物,這大冬天的,冬軍裝不容易干,所以四套備用,合情合理。”
李云龍嘀嘀咕咕自我解釋了一通。
隨后,李云龍將目光繼續在清單中尋找。
他目光沒有轉向60迫擊炮,九二式重機槍,德制馬克沁重機槍,擲彈筒這些強有力的武器,而是繼續在普通裝備區打轉悠。
<divclass="contentadv">裝備,不僅僅是槍支彈藥,還包括軍裝,帽子,鞋子,甚至綁腿。
作為十幾年老兵,爬過雪山,走過草地,李云龍深諳這些普通的,不起眼的裝備,在行軍和戰斗中的巨大作用。
當年過雪山過草地,很多戰士之所以能支撐下來,靠的就是一根絲毫不起眼的綁腿。
所以,第四個裝備李大團長選擇了軍鞋。
根據詳細資料介紹——這種軍鞋,輕巧,堅固,具備一定防水能力,保暖性也不錯,非常適合秋冬春季山地行走。
能保護戰士的腳丫子,提高行軍速度,防止崴腳,還能保護戰士們的腳掌免受戰場殘留彈片刺傷,以及腳踝免受刺傷。
隨鞋子,附帶五雙襪子。
一雙鞋子,一雙好的鞋子,一雙適合的鞋子,對以徒步為主的八路軍來說,作用有多大,李云龍有著無比深刻的體會。
如果過草地,爬雪山的時候,全軍戰士能有一雙適合的軍鞋,那么,倒在半路上的戰士,能降一成,甚至更多。
在這山區多的晉地,一雙好的軍鞋,能極大的提升部隊戰斗力,也能很直觀的減少傷亡。
第五件裝備,李云龍終于開始選擇武器裝備了。
沒有任何猶豫,
李云龍直接選擇了60迫擊炮,以及擲彈筒。
清單中,武器和彈藥是在一起的,所以,選擇了武器,就等于選擇了彈藥。
“步槍,就用三八大蓋先湊合一下吧。”
確定六種武器裝備之后,李云龍自言自語道。
考慮到后勤補給的便捷性,一支部隊,最好的是將步槍子彈和班用輕機槍子彈做到統一,重機槍子彈最好也能統一。
清單中雖然有毛瑟步槍,還有德造馬克沁,使用的都是毛瑟尖頭彈。
將獨立團做到子彈統一沒有問題。
但李云龍集合數年,過百次和鬼子交戰的經驗分析,對于運動戰,游擊戰,伏擊戰為主的獨立團而言,擲彈筒在戰場上的作用,遠大于步槍。
尤其是目前,八路軍新兵比較多,而且缺乏訓練的情況,
與其讓一個步兵班的戰士人手一把步槍,還不如給每個班配備兩挺捷克式,讓老兵在使用機槍的同時,幫、傳、帶新兵,依靠強火力,提高新兵生存幾率,迅速積累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