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長,您開個價吧!”
李云龍搓了搓手。
糧食他不確定,但武器裝備,李云龍有九成以上的把握,陸老弟會同意他的申請數額。
過幾天,獨立團就能有800支二十響駁殼槍,165挺捷克式,85挺擲彈筒,500支三八大蓋,十門60迫擊炮,用于全團裝備。
子彈、炮彈、手榴彈數量他還沒最終確定好。
一個戰役份包含多少發子彈和炮彈,手榴彈,李云龍心里還沒具體數目。
申請表上,子彈、手榴彈、炮彈的單位是人均多少發。
以獨立團一千八百人計算,如果他填寫五百發,那三月份就能獲得九十萬發子彈。
如果是以前,陸老弟沒來之前,一次戰役人均五百發子彈,李大團長想都不敢想,人均五百發,這得是多余富裕的戰斗啊!
即便,所謂戰役,通俗理解,是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以同一作戰目標展開的幾次戰斗。
短則一周,長則數月。
少的三五次,多的十幾次,甚至幾十次。
比如淞滬戰役。
但現在,開局被一百五十萬發子彈,三百挺捷克式砸下來,李大團長深刻體會到了,苦日子過習慣了的他,眼界是多么的狹窄。
現在,李云龍心里傾向于填一千發。
這樣的話,獨立團三月就能獲得一百八十萬發子彈,這個數字,李云龍估計,能順利通過。
其實他還想繼續加,最好寫人均一千五百發,甚至兩千發,子彈越多越好,就算是人均一萬發,也不嫌多,獨立團用不完,也可以給其他部隊嘛。
李大團長的直覺告訴他,繼續加,只要掰扯出理由,陸老弟還是會通過的。
理由也很好找,
鬼子封鎖畢竟,獨立團所在的根據地,其實算外圍,形式嚴峻。獨立團剛剛抄了鬼子戰俘營,結下大梁子,鬼子肯定會報復。
獨立團大部分都是新兵,需要訓練等等。
但他想了想,這是第一次獨立團申請物資,近期又沒打什么惡仗,鬼子報復短時間也來不了,雙方合作也才剛剛開始,所以還是低調一點,少寫一點。
至于實彈訓練··
這是個好的項目,每個月千八百發都不嫌多,小鬼子還號稱每年每人射擊一千八百發實彈呢。
但戰場上,你槍法好沒用,你得先活下來,槍法好才有用。
正規的訓練流程,新兵先端槍,連臂力,然后挖掘戰壕,戰場跑位,戰場隱蔽,躲避炮彈,機槍掃射,之后才是射擊訓練。
不然就是浪費。
而陸老弟合同中,明文規定,禁止浪費!
手榴彈,他打算寫人均十枚,總計能拿到一萬八千枚,在有了擲彈筒和足夠機槍和子彈之后,獨立團對于手榴彈的需求沒有那么高了,把額度給其他爆炸武器。
擲彈筒榴彈,則是打算人均二十枚,總計能拿到三萬六千枚。
陸老弟清單上的擲彈筒,是鬼子的八九式,最大有效射程五百米,這個距離,是部隊和鬼子作戰最常見的火力接觸距離,火力需求極大。
這個數量,也算合情合理。
至于60迫擊炮炮彈,李云龍決定先填寫一個比較大膽的數字,
人均十枚,
一個月就是一萬八千枚。
很多了!
獨立團也就十門60迫擊炮,算下來,每一門火炮有一千八百發炮彈,更何況,其中一門還是備用的。
他去年,新一團一整年,算上蒼云嶺,也才發射了不到兩百發炮彈。
一萬八千發60迫擊炮炮彈,估摸著,全軍前兩年,消耗的60迫擊炮炮彈,也差不多才這個數據了,甚至可能還沒有。
沒辦法,部隊補充60迫擊炮炮彈的途徑實在是太少了。
有了這么多武器彈藥,也不怕旅長開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