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揮的新一團僅僅負責扎緊前后口袋陣。
雖然這次伏擊戰,新一團殲滅的鬼子,只有四十個,連一個鬼子小隊都不到,大頭都被三十八團和吳城撈走了。
但丁偉依舊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戰斗感覺。
整場戰斗,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
暢快!
一場優勢兵力,優勢火力下,酣暢淋漓的伏擊戰。
實際上,由于兵力前后分散布置,以及各派出一個加強連前往遼縣與和縣兩邊十里,阻擊可能前來增援的鬼子大隊。
新一團后方布置的兵力,只有五百人。
五百對四十。
兵力比十二比一。
這是以往,伏擊鬼子作戰的標準兵力比。
在丁偉帶領指揮三十八團時期,他曾經組織過十余次小規模伏擊戰,每一次伏擊部隊和鬼子的兵力比,也都是在十二比一左右。
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部隊火力才能達到鬼子的一半以上,能夠短暫壓制住鬼子,為沖鋒部隊抵近鬼子刺刀見紅創造機會。
但戰斗依舊打的極其艱難。
即便兵力絕對劣勢,但由于火力上優勢,鬼子會多次發起反撲,
往往最后戰斗打下來,最好的情況,他指揮的三十八團傷亡也和鬼子差不多,絕大部分情況下,傷亡是鬼子的兩倍甚至三倍。
有一個很無奈的事實,
小鬼子即便是拼刺刀的能力,也是遠超部隊的。
鬼子伙食好,體能強,加上有針對拼刺刀進行專門訓練,以及武士道的洗腦——鬼子單對單拼刺刀技術,是高于部隊平均水平,多對多甚至優勢更大。
但是,即便三十八團和鬼子的兵力比,是二比一,甚至三比一的傷亡比,上級依舊會嘉獎他。
因為這是勝利!
別看響堂鋪,七亙村那些鬼子傷亡更大的戰斗,就以為其他戰斗,鬼子傷亡也大。
不然你以為這些戰斗為什么會拿出來宣傳?
是因為在火力不足,訓練不如鬼子的情況下,依舊打出了不可思議的戰果!
完成了幾乎是奇跡般的勝利。
而這一次,丁偉感覺,從進攻開始,一切就非常順利。
火力壓制,全程鬼子都被壓著打,別說打出反撲,就連集中兵力都沒有成功,在以前,鬼子是可以輕松的集中兵力的。
就那么輕易的,摧枯拉朽的被殲滅。
四十個鬼子,連浪花都沒有掀起來,悄無聲息的死在了新一團二營的槍口下。
而二營付出的傷亡,只有鬼子陣亡數量的三分之一。
堪比那些奇跡戰役的戰果。
“火力,才是王道啊!”
回去的路上,丁偉深深感慨。
為什么他能打的這么順利?
開戰前,旅長給他批了十具擲彈筒,兩百發擲彈筒榴彈,所以現在的新一團,班組火力已經接近了鬼子的水平。
加上十二比一的兵力比,實際上,這次伏擊戰,他火力是鬼子的七八倍。
七八倍火力,幾乎人均精銳戰斗骨干的新一團,還打不贏四十個鬼子,他丁偉也別帶兵打仗了,回去繡花養馬算了!
···
“旅長,好消息。”
在丁偉抵達駐地的時候,勝利的消息也傳遞到了旅部。
以及,
“司令官閣下,大合中隊遭遇伏擊,只有十余人突圍成功。”
太原的筱冢義男也收到了消息。
鬼子參謀精通匯報情報的技巧,——把尖刀組的十個鬼子,說成了突圍出來的。
盡量給蝗軍留下了面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