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噸。
一個人普通人一輩子,也才差不多能吃這么多糧食啊!
<divclass="contentadv">“一千噸糧食,二十噸豬板油,他們哪里來的這么多糧食!”
有人難以置信。
但有人想法卻與眾不同:
“我覺得,一千噸糧食,估計也不夠咱們吃的。”
“所以,他們還缺人么?”
“哈哈,下次我問問。”
笑聲中,有人注意到了老同志手里的表格。
出自系統,科學且適合部隊情況的統計制度,已經逐漸推廣到了總部這邊。
“這個是糧食統計表格?”
“對。”
“咦,這個表格做的很科學啊,條理清晰,實行,而且非常適合咱們部隊,紙張質量也很好。”
“哎,要是有新聞紙就好了。”
“咱們部隊剛剛又殲滅了一個中隊的鬼子,可惜,只能上下周的刊。”
一千噸糧食,讓報社這些工作人員糧食問題得到了緩解,但新聞紙,甚至油墨的缺乏,依舊十分嚴重,以至于影響了部隊的宣傳能力。
····
與此同時。
總部。
旅長正在和老總談生意。
是的,談生意。
“需要老紅軍?”
老總語氣警惕:
“你要老紅軍干嘛?”
能被稱作老紅軍的人,不僅僅軍事素質過硬,還文化水平高,革命信仰堅定。
是部隊中最精華的一部分。
隨著和鬼子的戰斗,這部分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每一個都是八路軍的絕對骨干。
丁偉,孔捷,李云龍,吳城,程世發這些人,以及,張萬和這群人,都是老紅軍,當然,他們是老紅軍之中,也是骨干。
“缺軍官啊!”
“缺人才啊!”
旅長嘿嘿一笑。
老紅軍,能有這個稱號的,基本上都有擔任營長的能力。
隨著三八六旅的進一步擴張,以及五萬民兵部隊訓練的展開,基層連排干部培訓,他自己就能完成,但營長就不行了。
五萬民兵,需要的營級軍官可不少,還有其他崗位也需要這些老紅軍,尤其是李云龍那邊置辦的后勤倉庫。
按照李云龍的暗示,后續可能還有更大的動作。
總之就是,獨立團需要人才,靠譜的,信得過的人才。
他只能從總部這邊想辦法。
別看總部平時哭著喊著,人才不足,人不夠用,但實際上,總部以及沿安邊區,那絕對是人才濟濟。
一直有大批知識青年投奔部隊。
尤其是去年十二月事變后,光頭和閻老西以為打擊了部隊,讓部隊陷入困難,但實際上,反而讓很多知識分子認識到了果脯的本質,大批量投奔部隊。
現在缺人才?
不,
缺少的是物資來發揮這些人才的物力。
最麻煩的是嚴重的財政困難。
至于果脯號稱的,不讓一粒糧食進入根據地,不讓一匹部進入根據地,旅長能笑死。
要不是根據地實在是沒錢,那些封鎖的部隊,都是物資運輸隊。
“不給。”
老總直接拒絕。
老紅軍,八路軍目前還有不少,但都是人才,如今八路軍整體都缺軍官,不可能多給三八六旅一個。
“五百噸糧食一個。”
旅長直接開出了價格。
徐平是五百噸,都過去這么久了,也該漲價了,那么這些身經百戰,還經過總部培訓的老紅軍,自然也得是五百噸起步了。
“五百噸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