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最后一個鬼子進入和縣,王喜奎帶著劉順去找地方休息。
具體數量,根據家里人數決定。
“回來。”
以前,打鬼子冷槍經常被鬼子追擊,很多老兵都沒回來。
每天晚上,都是抓耳撓腮的填寫表格,統計數字,生怕有一斤糧食出錯,生怕浪費一粒糧食。
縣大隊中,是他負責記錄糧食記錄消耗的。
還有的部隊,比如772團,因為統計表格填寫不合格,只拿到了五十斤糧食一斤豬板油。
“走··”
吳文凱立正敬禮。
只是,王喜奎宛如一直老狼,一直跟在西野中隊后面。
一想到,三千斤豬板油是他努力的成果,吳文凱就感覺內心非常充實,心里也更加堅定,要遵守物資管理條例規范,詳細統計和記錄每一斤糧食消耗。
但也使得鬼子有些稀稀拉拉,尤其是兩翼的尖兵。
“啪··”
一個觀察手,一個狙擊手的狙擊小組。
透過瞄準鏡,王喜奎甚至看見了那個鬼子被炸出來的腦漿,白花花的腦漿。
太岳軍區出了一項新政策。
徐虎直不放心,決定讓吳文凱親自發放。
此時的西野中隊依舊十分警惕,兩百多鬼子拉出了超過八百米的隊伍,前后左右尖兵也擴散開幾百米。
<divclass="contentadv">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鬼子大隊來了。
其他部隊,其中包括主力團新一團,也只拿到了二十斤糧食一斤豬板油。
得知一個偵查士兵被八路軍擊斃,西野老鬼子面色鐵青。
王喜奎心里有一種直覺,再給他一段時間,甚至八百米,他也能一槍斃命。
鬼子的西野中隊,區區兩百多人,竟然拉出了八百多米的隊伍,而且向兩翼都派出了尖兵,通過危險易設伏路段的時候,更是先停止行軍,然后派尖兵兩翼擴散一公里范圍,才會繼續前進。
兩人先是急行軍趕路,來到預先準備好的位置,藏好騾馬,雖然團長朋友支援的騾馬力氣大,耐力足,還好使喚,但畢竟不是馬匹,奔跑速度自然是趕不上人的。
很想追。
都說鬼子武士道悍不畏死,但和鬼子打了小三年,王喜奎可是見過不少投降怕死的鬼子。
王喜奎一醒,就對著鬼子罵罵咧咧。
回去的路上,副隊長吳文凱笑容就沒消停過。
一個小時后,潛伏在一處半山腰的王喜奎再次出手,在四百五十米的距離上,擊斃了一個鬼子尖兵。而且十分狡猾的沒有立刻撤退,而是換了一個位置,擊斃了圍過來的十幾個鬼子尖兵中的一個才溜之大吉。
“算了,還是你親自發放吧。”
甚至,還有的部隊,因為捏造統計數據,存在糧食浪費行為,一斤豬板油都沒有拿到不說,還遭到了旅部的批評。
劉順精確的標記出來鬼子的位置。
王喜奎是陽泉人,五年前來過和縣,也是四月下旬。
回到小凹溝村后,徐虎直叫來吳文凱,說道:
“你安排人,給犧牲的同志們家屬都送去糧食。”
“注意做好登記。”
但看過前兩次襲擊戰報的他,也不敢追擊,害怕是土八路的誘敵深入之計,于是只能改變尖兵的編制,四至五人一組,并縮短和本隊的距離。
很多時候,打中了也只能打傷,甚至擦破點皮。
劉順抄起他的沖鋒槍。
兩人都是輕裝,除了一桿槍,百來發子彈,沒有帶其他輜重,跑的賊開,等鬼子反應過來,兩人已經跑去一百多米距離。
蹲在一處土坡下,露出小半個腦袋,腮幫子貼緊槍托,王喜奎打開瞄準鏡蓋,將準星貼緊劉順選的兩個鬼子其中一個。
王喜奎也抄起了他的帶狙擊鏡的98k。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