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冀南,一盒青霉素扇了扇翅膀。
第三十六章冀南,一盒青霉素扇了扇翅膀。
在鬼子和商人們,都在關注三倍價格購買的油墨時候。
有一位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卻沒有去關注那塊記載收購商品價格的黑板,而是看著柜臺里的盤尼西林,陷入沉思。
“這是真的?”
作為總身家近百萬美金的美利堅商人喬治·高爾文派過來調查這里市場情況的手下,戴森出來工作前學過一些生物化學知識,知道青霉素的療效。
再加上跟著喬治先生在各個國家闖蕩這么久,他也積累了不少知識。
據他所知,青霉素確實是一種神藥,在美利堅國內有不少廠家都在深入研發,但目前都沒有大規模生產的能力。
因為有人想拉喬治先生投資,他也在實驗室看過一些樣品。
美國實際上在42年中旬,才開始大規模生產青霉素,43年五月,產量才達達到月產六千萬單位,此時是40年七月,這個時候,還在默默研究大規模生產技術和工藝。
每一盒有十瓶青霉素,
并給了戴森一張說明書。
回到團部的趙剛看向李云龍。
這一瓶標價僅僅四百五十美元,但卻有五百萬單位,而且標稱毫無雜質,療效非常好,副作用很低。
李云龍得意洋洋:
“飛機都已經到手了。”
“產量多少?”
有仗打,還是打鬼子,于金斗自然大喜。
沒有之一。
顆粒也是細膩均勻。
同樣的藥品,眼前的潔白如霞,和國內那幾瓶實驗室制造的棕黃粉末一對比,即便價格貴幾倍,戴森也會毫不猶豫的購買這一種。
“通過了。”
畢竟活著,以及活的更好,才能賺更多的錢。
趙剛也就問一問,這種事,李云龍肯定能做好。
“得注意安全啊,飛機目標大,很容易被鬼子轟炸。”
既然鬼子不掃蕩,那為啥六八九依舊在做戰斗準備?
對于兩萬多鬼子掃蕩太岳根據地,于金斗絲毫不擔心。
只可惜,他現在無法聯系到喬治先生。
看著戴森目光猶豫。
雖然是排長,但于金斗只屬于團部指揮,所以可以知道這些消息。
人們對藥物的幻想,尤其是注射進入體內的注射藥,總是趨于干凈美好的事物,眼前的潔白粉末很好的對應了這一點。
理性分析,美利堅都無法做到,這個落后的國家憑什么能生產。
說話間,這位戰士表情很是擔心。
根據陸老板的合作,獨立團如果能再繳獲一面聯隊旗,每個月能破例獲得五十門120迫擊炮,以及十萬發120迫擊炮炮彈。
知識告訴他,如果這是真的,那么買一批,然后借助喬治先生的關系,以及法律背景能力,打通醫院關系投入臨床,賣給美利堅國內必然能大賺一筆。
“每個月可以投入市場一萬瓶。”
“這是我們根據地最新的產品,高濃度青霉素。”
“這當然是真的。”
“那就好。”
···
“嘿,鬼子不掃蕩了?”
不得不說,單單這個潔白無瑕,顆粒均勻的賣相,市場接受度就能高很多。
“陸老板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