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蝗軍之所以無法封鎖新華報,就是因為土八路那能在夜間飛行的運輸機。
只要能摧毀土八路的飛機··
付出一些重磅航彈,是可以接受的。
“大概一百架次。”
加納順正語氣帶著猶豫:
“不會超過一百五十架次,使用低空轟炸,能提高精確性。”
“他們目前沒有防空武器。”
復雜山區,深山窯洞,轟炸效果其實很差。
他之所以極力推動轟炸。
是因為縱觀這段時間中,八路軍拿出來的技術——夜間精確導航,長距離超小體積短波語音通話,輕型超遠程迫擊炮。
他是陸航飛行少將,
但也是技術軍官。
曾留學德國,學習并引進國外先進航空技術,參與過國內飛機的研制。
他能感知到,這些東西背后潛藏的技術之先進,恐怕遠遠超乎帝國預期。
但這些他無法解釋,畢竟這只是他通過繳獲土八路武器,一些零散技術資料所得來的知覺,別說沒有詳細證據。
他只是一個少將,人微言輕。
先在運輸機,估計過不了多久,戰斗機就會出來,而且是非常先進的戰斗機。
空戰,先進裝備帶來的優勢,是決定性的。
不能給八路軍發展的時間。
“重磅航彈。”
“我需要向大本營申請。”
多田駿咬了咬牙。
就算掏空家底,他也打算干了。
···
“這重機槍!”
<divclass="contentadv">枝子山。
位于獨立團駐地楊村至遼縣之間的公路上的一座山峰。
這里駐扎著獨立團一個加強排,以及新一團整整一個主力營,甚至還有專門配備了一個裝備遠程82迫擊炮的加強炮兵連,配屬兩門120重炮。
因為這里有這條公路上,最大,最長,也是最重要的一座橋梁。
再加上非常靠近鬼子控制區。
需要足夠的兵力和火力,確保路線通暢。
此時,
排長馬榮順。
是的,駐扎小枝子山的正是馬榮順,這位獨立團晉升速度最快的新兵。
入伍一年,參加大大小小實戰二十三次,確認擊斃鬼子七名,包括一個鬼子小隊長,疑似五名,其中包括一個副中隊長后,
馬榮順如今已經是三營二連二排正排長。
此時,他看著眼前一架巨大的重機槍,忍不住吞了吞喉嚨。
昨天團部參謀部來電訊,要給他指揮的加強排配發重機槍,并且命令他們排摸索戰術,兩周之內提交一份戰術報告。
起初馬榮順對這個消息并不開心,甚至還有些抗拒。
報告簡單。
說起來,馬榮順也感覺奇怪。
入伍一年,參加文化學習一年,一開始,他十分痛苦文化學習,但隨著那些神秘教官抵達后,他的文化知識水平直線提升。
寫一份作戰報告簡單。
之所以抗拒,
是因為二十三次實戰,開始指揮一個加強排,經歷那些神秘教官的軍事文化培訓,讓馬榮順對于戰爭有了自己的理解。
不可否認。
重機槍是個好東西。
受益于三腳架帶來的的高穩定性,以及重槍管的優秀彈道,優秀冷卻能力,在使用同樣型號子彈情況下,重機槍射程比輕機槍幾乎提高一倍,精度也更高,再加上彈鏈的供彈方式,持續射擊能力很強。
火力壓制能力比輕機槍強不止一個檔次。
當然,鬼子的九二式重機槍除外,這玩意除了精度高之外,簡直一無是處,連有效射程都只有可憐的八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