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算上損耗,也足夠平抑冀南根據地的糧食價格了。
“立刻將糧食運輸至各糧食站。”
經濟戰負責人下達了命令:
“把每天投入市場的糧食,提高到六百噸。”
“還有··”
“開始收網!”
“這次,把那些狗屁倒灶的地主一網打盡。”
“是。”
聽到明理工男,會議室內眾人語氣興奮,齊齊立正敬禮。
“終于要收網了么?”
有參謀甚至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即便根據地全力控制,每天以一塊錢一斤的價格,平價投入市場數百噸糧食,但近期冀南根據地糧食價格依舊是直線暴漲。
一斤糧食,漲到了六塊錢,只比鬼子控制區低四成。
核心原因,是那些根據地那些所謂的地主,不僅僅大量囤積糧食,一部分還將糧食運輸到鬼子控制區,造成根據地糧食價格暴漲。
但單單靠這些,是無法把這些地主一網打盡,
因為根據地之前發過公告,今后將會穩定稅收,以市場經濟調節糧食市場,雖然也能直接用強,但沒必要。
而且這些地主,一個個做的十分隱蔽,只有一小部分被抓住把柄,剩下的一部分,甚至還捐出部分糧食,在根據地謀求了一個抗日積極分子的名號。
不過嘛。
又不是沒有其他牌!
經濟問題,自然就用經濟手段解決。
這個命令,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經濟戰步入第三階段。
也是計劃中時間最長的階段。
冀南幣開始升值。
銀元逐步開始貶值。
而一旦銀元開始貶值,那些囤積大量銀元的地主們,必然大量破產,那些抵押在銀行的田地,可就歸根據地了。
然后發給老百姓,還能進一步提升根據地糧食產量。
這幫地主老財一心只想著提升土地面積,對于提高糧食產量,是一點也不上心。
···
此時時間是八月中旬。
同一時間。
總部。
副總參和老總等人看著桌子上龐大的地圖,地圖上各種箭頭交織,代表主力團的紅色旗子幾乎插滿了地圖,兩人目光綻放:
“這次作戰的作戰目的,不僅僅是要打破鬼子的囚籠!”
“還要打通一條通往五臺山根據地的運輸通道。”
“以及,通向邊區的運輸通道。”
“把五塊根據地連接起來。”
“還有擴展根據地,為太岳,太行山區構筑足夠的邊界,作為戰略緩沖。”
隨著裝備和兵力的充裕,百團大戰的目標,也進一步擴大。
而且遠比之前龐大。
“參戰部隊剛好一百個團。”
“我覺得,這次作戰,就叫百團大戰吧。”
看著地圖上一個個主力團,副總參突然說道。
“不錯,就叫這個名字。”
老總和師長紛紛點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