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萬畝。”
負責人眉頭微皺。
顯然對這個數字不滿意。
冀南根據地內,可種植土地面積有一百五十萬畝。
雖然目前這些地主控制的,只有十分之一,但都是上好的水澆地,甚至是水田,位置好,產量高。
糧食產量估計占了三成左右。
計劃中,是把冀南根據地的全部土地,以商業手段收回,然后給老百姓,統一組織推廣李云龍搞來的先進種植技術,全力發展農業。
以目前根據地的情況,只有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才能促進冀南根據地經濟發展,盤活經濟內部流通,壯大冀南根據地的力量。
單單靠外來物資,無法長久的。
“繼續加大對市場的糧食投入。”
“適當縮減購買限制。”
思考片刻,經濟戰負責人命令道。
“七六九團那邊準備好了么?”
負責人突然問道。
十五萬畝土地。
而且全部都是上好的水澆地。
即便排除地主里面一小撮一些,不會上當的聰明人,以及更少的真和人民站在一起的地主,也最少有十萬畝土地。
以水澆地一畝六十到八十銀元計算,取平均數,那就是七百萬銀元,七千萬新冀南幣。
想要盤活這么龐大的資金。
必須得給地主們一些信心。
比如,一次運輸隊遭遇鬼子伏擊,糧食損失慘重?
別說那些地主,即便是鬼子,估計也想不到,如今冀南根據地,依靠每隔兩天的一個卡車隊,就能每天運輸超過一千六百噸糧食。
“準備好了。”
一位作戰參謀回答了這個問題。
···
當日夜。
蘇老太爺杵著拐杖,眉頭深皺的走進蘇家大院。
蘇家大兒子和三兒子則是跟在后面。
在澤縣。
蘇家。
相比于賈老頭的賈家,只是一個小地主,手里捏著一千多畝土地,而且一半還是旱地,收成是遠遠不如水澆地。
但一千多畝土地,實際上也是不算小了,每年光租子,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爹。”
蘇老太爺走進廂房,大兒子蘇安當即說道:
“這事,恐怕不太好摻和啊。”
賈老頭的意思是,大家聯合起來,全力收購糧食,控制市場糧食價格。
但蘇安心里明白,
八路軍其實早就知道,他們這群人在收購糧食。
之所以沒有直接動手,不過是為了樹立一個遵守自己規則的形象,穩定冀南地區的經濟繁榮。
以及,他們向日本人那邊運輸糧食,做的很隱蔽。
一旦他們做的太過火,觸碰到底線,人家是可以直接掏槍的。
這年頭,
不管是八路軍,還是日本人,都不是好相處的。
“先看看局勢再說。”
蘇老太爺瞇了瞇眼睛,吧嗒了一口手里的煙袋。
作為一個,手里捏著一千多畝地,倉庫里屯著百來噸糧食的地主,他一百個愿意糧食價格跌下來。
但土八路手里有槍。
而要收購糧食,就必須把一千多畝地抵押出去。
抵押土地,蘇老太爺本能的不愿意。
再說了,八路軍還在源源不斷的,通過那條公路,從太岳太行那邊,進口國外糧食。
除非日本人能夠切斷這份糧食,否則靠著他們這群人收購糧食,以及零星的向鬼子控制區運輸糧食,否則很難控制住冀南地區的糧食價格。</p>